[发明专利]一种文物放置用防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8473.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赵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放置 防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物放置用防震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撑座、上滑移板及下滑移板,所述下滑移板顶部设置有一组第一滑轨,所述上滑移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上滑移板底部、支撑座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的轨道底部均为朝着远离滚轮一侧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滑移板中央设置有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在非地震情况下锁紧支撑座与上滑移板。本发明提供的防震装置能在地震时对文物进行较好的保护,防止文物损坏,又能避免在非地震时做出错误响应,减轻了文物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历史文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文物放置用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从先辈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来建设我们的社会。而历史研究中,文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学者们能从文物上找到许多历史信息,用于反映相应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
文物在存放及展示时均是放置在柜子中,而中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尤其是四川地区,自从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各地区就时不时会有余震发生,容易使得放置文物的柜子在地震中发生倾斜或直接倒下,导致文物受到伤害,因此需要文物放置装置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而传统的文物抗震装置一般为支、粘、卡、绑等,不仅抗震效果差,还容易影响外观,对此,国外一些国家开始使用隔震装置来进行减震。隔震装置将文物与建筑或展柜分开,以减轻文物受到的震动效应,对文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人们希望隔震装置能在地震时做出响应,但平时要能抵抗人为的轻微外力撞击,且需要具备相应的复位能力,以在地震中和地震结束时尽量让文物处于水平状态,而现有的隔震装置一般复位能力较差,且使用过程中受到观察人员或工作人员的外力撞击也容易产生响应,反而容易因此而对文物造成伤害,且其在发生偏移后想要恢复原状也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文物放置用防震装置,能在地震时单独做出响应,并且具有较好的复位能力。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文物放置用防震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撑座、上滑移板及下滑移板,所述下滑移板顶部设置有一组对称的第一滑轨,所述上滑移板顶部设置有与第一滑轨正交的第二滑轨,所述上滑移板底部、支撑座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相适配的滚轮,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的轨道底部均为朝着远离滚轮一侧凹陷的曲面,所述上滑移板中央设置有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在非地震情况下锁紧支撑座与上滑移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在同侧均设置有2条平行轨道,且轨道端部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两端均设置有限制滚轮位置的挡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端部设置有一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与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之间通过减压弹簧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位于上滑移板中央的安装槽及位于安装槽中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两侧对应连接有一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外并固定连接有一牵引件,2个所述牵引件自然状态下与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限位块上方设置有一端部延伸至安装腔外的限位杆,所述支撑座底部设置有供限位杆插入的卡槽,所述安装槽顶部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杆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插入限位孔内的长度小于限位块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滑移板与下滑移板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牵引件为圆球。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滚珠。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为正方体,且限位块4个侧面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限位块连接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挂钩配合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L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与挂钩的钩部相卡合处均设置为相适配的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师范学院,未经绵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8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