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8589.5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庆珍 |
主分类号: | B44C1/22 | 分类号: | B44C1/22;G06F16/25;B66C1/10;B66C5/02;B66C13/08;B66C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数据 雕刻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转移系统将被雕刻物体移动至托举系统上:
S2托举系统对被雕刻物体进行支撑;
S3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计算机调取数据库信息;
S4雕刻系统根据数据信息对被雕刻物体执行雕刻,同时托举系统根据数据信息对被雕刻物体进行驱动以配合雕刻系统的雕刻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在上述步骤S1中,转移系统通过卡持机构对被雕刻物体的上端部进行卡持固定;
龙门吊上的转移电杆实现对被雕刻物体的纵向移动,转移电杆动力输出端上的卷扬机实现对雕刻物体的升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卡持机构的卡持固定腔上安装的卡持驱动油缸驱动卡持架对被雕刻物体进行卡持;
卡持找位电机分别驱动上下设置的卡持移动环体相对卡持固定腔的转动角度,进而使卡持架分别插接在上下错位的被雕刻物体的卡持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分别通过编码器检测卡持移动环体相对卡持固定腔转过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卡持架前端的卡持检测光电开关,检测卡持架是否与被雕刻物体的卡持孔对齐;
当卡持架插入被雕刻物体的卡持孔内后,通过卡持固定腔上的卡持调节油缸向上提升卡持架,并通过卡持架上端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是否与卡持孔贴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在上述步骤S2中,托举系统的底架上通过底托腔对被雕刻物体的下端进行卡持,并通过底托旋转电机对底托腔进行旋转驱动;
通过下夹持驱动油缸带动下夹持板对底托腔内被雕刻物体的下端进行夹持固定;
在底架上端的旋转腔体内设置底托板,底托腔可转动的设置在底托板上;通过地托板下方一侧的底托油缸驱动底托板向雕刻系统的相对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在上述步骤S2中,托举系统通过侧托支撑架对被雕刻物体相对雕刻系统的一侧进行侧托支撑;
侧托支撑架的支撑端通过侧托支撑弹簧外端的侧托支撑滚轮与被雕刻物体进行接触;
侧托支撑架通过侧托检测开关检测与被雕刻物体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托举系统在侧托支撑架的下端设置侧托支撑电机,以驱动侧托支撑架的摆动角度;
托举系统设置侧托调节油缸,以驱动侧托支撑架相对被雕刻物体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
在上述步骤S4中,雕刻系统的雕刻刀通过雕刻六轴机械手对被雕刻物体进行雕刻;
雕刻六轴机械手上通过雕刻距离检测开关,检测雕刻刀前端与被雕刻物体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雕刻方法,其特征是,雕刻系统通过雕刻摆动电机带动雕刻摆动架,实现雕刻六轴机械手与被雕刻物体之间横向方位调整;
雕刻系统通过雕刻摆动电机通过雕刻升降调节电杆,带动雕刻六轴机械手升降位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庆珍,未经孔庆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85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