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9020.0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0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强;陈俊;田维国;张欢;李敬锋;邓德茂;王永洪;周龙兴;李金鑫;赵择龙;蔡资鉴;李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6 | 分类号: | F16J15/46;F16K24/06;H02G15/00;H02G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封堵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其包括:袋体单元,包括袋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袋体两侧侧部的安装槽;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包括连接件和伸入至所述袋体内的连通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膨胀充气袋体对电缆管进行填充密封,同事对袋体进行组装连接,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长度的电缆管,同时对于膨胀充气袋体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不仅安装方便、便于检修,同时封堵密封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管的封堵密封,是一种管道密封技术,电缆线主要铺设在电缆管内,密封封堵一般为在电缆线和电缆管中间填充特定的物质进行密封封堵,其主要作用为防止污水、雨水流入管内,以免造成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带险运行,另一方面,由于电缆管一般铺设在地下,一些小动物(如老鼠)容易进入管道内对电缆线的外部绝缘层进行啃食,金属线容易暴露在外容易造成电路短路。
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缆线和电缆管之间采用防火泥进行封堵,但管口的火山泥容易老化开裂且使用寿命短,在无支撑时容易掉落,失去防水作用,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另一种为利用使用充气的气袋,但气袋的尺寸大小难以使用不同尺寸的电缆管和电缆线,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填充至电缆线和电缆管之间的封堵密封装置。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电缆管密封封堵难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缆管、密封不严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适应于不同尺寸的电缆管的密封封堵,一方面可以避免老化开裂,另一方面安装方便便于检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袋体单元,包括袋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袋体两侧侧部的安装槽;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包括连接件和伸入至所述袋体内的连通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槽连接成一个整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通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所述安装槽内的第一对接件和第二对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对接件设置在同一侧的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对接件设置在另一侧的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对接件包括第一对接腔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腔体内的环形台,在所述环形台轴心处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在外侧设有封堵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对接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凸台和与所述第一密封凸台相连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对接腔体内的搁置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凸台在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所述第一插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接孔内,且外侧抵触在所述封堵环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插接管伸至所述第一对接腔体的外侧,在所述第二插接管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通气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缆管封堵密封装置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对接体包括第二对接腔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对接腔体一端端部的对接端头,所述对接端头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在所述第二对接腔体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9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