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9341.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刚;周托;高鸣;那永洁;孙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20;F23C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1165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氧化物 排放 循环 流化床 燃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依次相连的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以及连接于气固分离器之后的后燃烧室;
向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内通入燃料和少于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燃烧用风,使燃料在由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返料器组成的循环回路中进行不完全燃烧,所述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半焦和一氧化碳,其中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占理论燃烧空气量的百分比大致等于燃料在循环回路完成的燃烧份额;以及
向后燃烧室内通入附加燃烧用风,使来自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的半焦和一氧化碳完全燃烧,
其中:
在燃烧回路中完成所有燃料的80-90%的燃烧份额,在后燃室中完成所有燃料的10-20%的燃烧份额,且主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后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后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向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的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从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进入后燃室的半焦的粒径在10-20μ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后燃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对于挥发分较高的煤种,控制主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在0.8-0.85之间,同时选取后燃烧室第一过量空气系数;
对于挥发分较低的煤种,控制主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在0.85-0.9之间,同时选取后燃室第二过量空气系数,后燃室第二过量空气系数大于后燃室第一过量空气系数。
8.一种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包括:
循环回路,包括依次相连的循环流化床主燃烧室、气固分离器和返料器;
连接于气固分离器之后的后燃烧室,后燃烧室设置有附加燃烧用风入口;以及
控制系统,构造成控制进入主燃烧室的燃烧用风量和经由附加燃烧用风入口进入后燃烧室的附加燃烧用风量,使得燃料在循环回路中不完全燃烧以产生半焦和一氧化碳、且使得来自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的半焦和一氧化碳在后燃烧室中完全燃烧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进入主燃烧室的燃烧用风量和经由附加燃烧用风入口进入后燃烧室的附加燃烧用风量,使得在燃烧回路中完成所有燃料的80-90%的燃烧份额,在后燃室中完成所有燃料的10-20%的燃烧份额,且主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构造成使得后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构造成使得后燃烧室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1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构造成使得向主燃烧室通入的燃烧用风的过量空气系数为0.8-0.9。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进入主燃烧室的燃烧用风量和经由附加燃烧用风入口进入后燃烧室的附加燃烧用风量,使得后燃室内的燃烧温度在1000-1100℃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93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