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0248.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友强;管锡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嘉弘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101/04;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3/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候性 聚碳酸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聚碳酸酯颗粒加入至二甲基甲酰胺中恒温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溶解液;步骤2,将氟橡胶加入至溶解液中恒温超声分散1‑2h,冷却后得到混合溶解液,然后缓慢加入改性二氧化钛,持续恒温搅拌,直至混合均匀,造粒得到混合胶粒料;步骤3,将钛酸正丁酯和硅酸乙酯加入至二甲基甲酰胺低温超声均匀,形成镀膜液,然后将镀膜液均匀涂覆在混合胶粒料上,得到镀膜胶粒;步骤4,将镀膜胶粒表面喷洒蒸馏水,静置2‑5h,恒温蒸干,冷却后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本发明解决了聚碳酸酯耐候性差的问题,利用氟橡胶与改性二氧化钛的混合,实现了耐候性的变化,耐碱性与耐紫外性大幅度上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领域,涉及聚碳酸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由于其优异的冲击性能、耐热性能性能,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由于聚碳酸酯的酯键受到日光的紫外线照射而断裂,导致聚碳酸酯产品颜色变化,性能下降等缺陷,因此,需要对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改性处理。
目前,聚碳酸酯树脂中主要通过添加各种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来提高耐候性能。它的耐候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耐候剂的特征吸收波段,稳定性和在聚合物的分布。紫外线对材料的破坏穿透深度约1um,紫外线的吸收效果受到表面浓度的影响。提高聚合物表面的耐候剂的浓度非常重要。然而,目前的光稳定剂以有机紫外吸收剂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效能越来越低,稳定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聚碳酸酯耐候性差的问题,利用氟橡胶与改性二氧化钛的混合,实现了耐候性的变化,耐碱性与耐紫外性大幅度上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聚碳酸酯颗粒加入至二甲基甲酰胺中恒温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溶解液;
步骤2,将氟橡胶加入至溶解液中恒温超声分散1-2h,冷却后得到混合溶解液,然后缓慢加入改性二氧化钛,持续恒温搅拌,直至混合均匀,造粒得到混合胶粒料;
步骤3,将钛酸正丁酯和硅酸乙酯加入至二甲基甲酰胺低温超声均匀,形成镀膜液,然后将镀膜液均匀涂覆在混合胶粒料上,得到镀膜胶粒;
步骤4,将镀膜胶粒表面喷洒蒸馏水,静置2-5h,恒温蒸干,冷却后耐候性聚碳酸酯粒料。
所述步骤1中的聚碳酸酯在二甲基甲酰胺的浓度为100-120g/L,恒温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温度为40-60℃;聚碳酸酯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将二甲基甲酰胺完全溶解,过滤不溶物,得到聚碳酸酯溶解液;
所述步骤2中的氟橡胶加入量是聚碳酸酯质量的40-70%,低温超声分散的温度10-20℃,超声频率为100-140kHz,将氟橡胶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溶解,然后过滤将不溶物去除,得到均一的混合溶解液;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加入量是聚碳酸酯质量的30-50%,缓慢加入的量为2-5g/min,恒温搅拌的搅拌温度为40-60℃,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采用恒温搅拌的方式将改性二氧化钛均匀分散至整个混合溶解液中,形成均匀的悬浊液,通过升温造粒的方式形成混合颗粒物,这一过程中的二甲基甲酰胺冷却回收,得到二甲基甲酰胺溶液。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二氧化钛采用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具体为油酸改性纳米二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嘉弘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嘉弘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