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专用土壤修复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0364.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吴秀英;吴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秀英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雅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专用 土壤 修复 颗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专用土壤修复颗粒,所述土壤修复颗粒由鸟粪石、骨粉、微生物菌落群、胶凝材料组成,重量混合比例为:3:3:1:2。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加入微生物菌落群,提高土壤中微生物菌落群数量,加快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转化速度,保证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受影响,通过加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煤渣粉,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得到有效吸附和蓄积,提高土壤含水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土壤修复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专用土壤修复颗粒。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对于土壤污染的处理,可以使用到土壤修复颗粒,使得土壤得到有效修复,进而使得土壤生态环境恢复正常。
现有的植物专用土壤修复颗粒缺少微生物群落,使得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少,不利于土壤中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转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现有的植物专用土壤修复颗粒缺少蓄积水分的物质,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得不到有效蓄积,影响土壤的含水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植物专用土壤修复颗粒,所述土壤修复颗粒由鸟粪石、骨粉、微生物菌落群、胶凝材料组成,重量混合比例为:3:3:1:2。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微生物菌落群包括根瘤菌、放线菌、土壤藻类和菌根真菌。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煤渣粉的混合物,重量混合比例为:2:5:3。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土壤修复颗粒的制备过程为:
(1)将所述鸟粪石、所述骨粉和所述胶凝材料在80摄氏度下干燥,使其含水率低于总质量的2%,同时保持材料的原有活性;
(2)将干燥之后的原材料加入到研磨粉碎机中进行研磨粉碎,粉碎之后通过50目筛子进行筛选过滤;
(3)将筛选之后的原材料加入到搅拌器中,同时添加纯净水,加水量为原材料重量的3%-9%,原材料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加水,搅拌时间控制在15分钟-20分钟;
(4)将搅拌之后的原材料加入所述微生物菌落,然后再搅拌10分钟;
(5)最后将搅拌好的材料加入到离心造粒机中,调节过筛粒径,形成粒径为3-5毫米的颗粒。
进一步的,本发明步骤(5)中粒径不满足要求的颗粒需要重新加入到离心造粒机中进行造粒。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土壤修复颗粒的使用量为每亩地40公斤。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土壤修复颗粒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土壤进行深层翻耕,然后均匀散入土壤中,最后将土壤层进行粉碎翻耕,使得所述土壤修复颗粒埋入土壤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加入微生物菌落群,提高土壤中微生物菌落群数量,加快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解转化速度,保证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受影响;
2、本发明通过加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煤渣粉,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得到有效吸附和蓄积,提高土壤含水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秀英,未经吴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