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0610.5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10 | 分类号: | D04H1/10;D04H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隔音 毛毡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分别选取品相和质量合格的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将四种原材料整理好,并将其分别放置在容器中保存;
S2、原料开包:将S1中选取好的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四种原材料,依次放入开包机中,通过开包机分别对四种原材料进行开包处理;
S3、原料比重选配:选取S2中开包好的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分别放置在称重设备上进行称重,且回收棉、低熔点纤维、超细纤维和泡沫颗粒的重量比例为10:5:4:1中;
S4、原料开松:将S3中比重选取好的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四种原材料分别放置在开松设备中进行开松处理,经过开松处理使得原材料的各种纤维开松成花状纤维;
S5、原料混合:将S4中开松好的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依次放入混合装置中,通过混合装置的搅拌作用,使得四种原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在一起;
S6、气流成网:将S5中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气流设备中,利用气流设备中的气流吹扫,使得原料变成网状形态;
S7、烘干、加热处理:将S6中处理好的原料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处理,加热设备温度设置在30-40摄氏度,加热时间为30-35分钟,将原料中的水分蒸发掉;
S8、碾压成型:将S7中处理好的原料放入专门模具中,然后通过碾压设备对模具中的原料进行反复碾压处理,最终使得原料变成片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在选取回收棉时,需要确保回收棉的内部不含有杂质,并将颜色泛黄的部分取出,避免生产出来的片材颜色分布不均匀,影响整体的美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四种原材料的开包时间是不同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原材料形状变化情况来控制时间,确保每种原材料全部开包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称取原材料时,需要事先对称重设备上的放置区进行清理,避免灰尘、杂质吸附在原材料上,使得原材料受到污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在对原材料开松时,且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的开松时间分别设置为30-35分钟、20-25分钟、15-20分钟和8-12分钟,需要确保每种原材料都能松成花状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对原材料混合搅拌时,需要按照回收棉、超细纤维、低熔点纤维和泡沫颗粒的顺序依次放入混合设备中,且每种原材料放入的时间间隔为5-8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需要根据原材料的实际用量,分3-6份多次将原材料放入气流设备中,避免原材料放入过多,导致原材料成网不充分、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将原材料放入模具中时,需要保证原材料均匀将模具填满,使得原材料的顶部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避免碾压成片时厚度不均匀。
9.一种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生产用混合装置,用于如权1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的生产方法中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
机体;
搅拌槽;所述搅拌槽开设于所述机体的顶部,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搅拌槽的内部套接有搅拌叶;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所述机体的顶部,所述机体表面的顶部套接有固定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隔音毛毡片材生产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密封盖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轴,且所述定位轴外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6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障碍智能语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枪支校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