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终端之间的可见光高速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0921.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4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祯;高佳锐;白永林;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516;H04B10/5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终端 之间 可见光 高速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具体涉及智能终端之间的可见光高速通信方法,用于智能手机之间的可见光通信。解决智能终端可见光通信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低的问题,发送时,将发送数据按特定编码进行调制成闪光灯驱动控制信号,通过LED驱动芯片控制闪光灯发送可见光信号;接收时,摄像头或者其他光感器件接收可见光信号,并将信号进行解调和分析。该方法中,采用多个红绿蓝三色LED闪光灯的多值发送模式和/或多个摄像头接收数据,可以极大地提升智能终端之间的可见光通信速率,很好的解决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同时可减少部分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通信方法,具体涉及智能终端之间的可见光高速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可见光通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通信方式,通过灯光的明暗传输信息。可见光通信可以代替无线网络来发送或者接收信号,速率可达到每秒几十兆到几百兆,还可以借助已有的照明系统或者照明设备建立网络,并且具有信号覆盖局域性的特点,在局域网内具有非常好的保密性。
现在智能终端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智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也越来越频繁。传统的智能手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主要依靠蓝牙、WIFI等技术,这些传输方式的保密性差,很容易被窃听或者盗取,并且还需要专门的蓝牙、WIFI芯片和相关的天线。利用智能手机现有的闪光灯和摄像头进行数据或者命令传输,可以很好的解决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可减少部分硬件成本。但是目前此类数据或者命令传输方式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且支持该模式的可见光通信的智能手机非常少,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数据传输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智能终端可见光通信方法存在数据传输速率低的技术问题,基于目前常用的配置和模块,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之间的可见光高速通信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终端之间的可见光高速通信方法,包括利用发送终端实现的数据发送过程和利用接收终端实现的数据接收过程,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发送终端包括n个红绿蓝三色闪光灯,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接收终端包括至少1个光感器件;
所述数据发送过程包括:
1a)发送终端接收到发送命令后,与接收终端之间进行位置调整和数据校准,并使发送终端n个红绿蓝三色闪光灯发送数据的频率与接收终端光感器件成像的帧率保持一致;
还包括亮度校准:先将n个闪光灯的RGB都分别输出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并持续设定时间;
2a)将待发送数据划分为3n路数据进行传输,并将每路数据分别转换成每个闪光灯每种颜色对应的驱动信号,对各驱动信号分别进行编码;
按每个闪光灯每种颜色的亮度等级进行编码:将每个闪光灯每种颜色的亮度分为2m个等级,对每个亮度等级分别进行编码,每一个等级的亮度代表一个m bit的数值,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3a)将编码数据调制成驱动各闪光灯对应的PWM控制信号;
4a)将调制后的PWM控制信号发送给闪光灯驱动芯片,转换成闪光灯控制信号;
5a)闪光灯控制信号控制闪光灯发送可见光信号,完成数据发送;每个闪光灯一次完成3bit数据的发送;
所述数据接收过程包括:
1b)接收终端接收数据之前,与发送终端之间进行位置调整和数据校准,并使接收终端光感器件成像的帧率与发送终端n个红绿蓝三色闪光灯发送数据的频率保持一致;
还包括亮度校准:在发送终端输出最大亮度时,接受终端将该最大亮度定义为标准亮度值,并将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分成2m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的亮度对应一个m bit的数值,得到亮度等级标准;
2b)光感器件接收可见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