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1099.0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卿伟宸;汪勇;王健宏;朱勇;喻渝;郑杰元;郑伟;吴华;刘明;付敏;王能;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巨型 溶洞 隧道 衬砌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溶洞大厅(6)内的二次衬砌(1)和回填层(3),所述二次衬砌(1)的拱部(11)、左侧边墙(12)和右侧边墙(13)与所述回填层(3)之间均设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为可压缩构件,所述回填层(3)为轻质填充构件,所述二次衬砌(1)底部设有至少一个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为泡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的厚度为20cm-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2)与所述二次衬砌(1)之间设有防排水系统(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层(3)为泡沫混凝土回填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砌(1)上方的溶洞顶部设有洞顶岩体加固结构(8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砌(1)还包括底板(14),所述二次衬砌(1)内用于设置桥梁梁板(4),所述二次衬砌(1)内侧预留变形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位于稳定地基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穿越巨型溶洞的隧道明作衬砌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对溶洞大厅(6)进行分层回填,回填至距溶洞顶部5m-10m的平台位置(7);
②施作溶洞顶部的洞顶岩体加固结构(81);
③明洞施作范围内放坡开挖,左右侧坡面分别采用左侧边坡加固结构(82)和右侧边坡加固结构(83)进行防护;
④在明洞基底设置地基加固结构(84);
⑤在明洞基底上施作二次衬砌(1)的底板(14),并设置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孔(9);
⑥从下往上分部依次施作所述二次衬砌(1)的左侧边墙(12)、右侧边墙(13)和拱部(11);
⑦施作所述二次衬砌(1)外侧的防排水系统(5);
⑧于所述防排水系统(5)外侧铺设缓冲层(2);
⑨分层回填所述二次衬砌(1)外侧的所述溶洞大厅(6),形成回填层(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所述步骤①至步骤⑨,直至所述溶洞大厅(6)中设计段落全长开挖完工,再施工所述二次衬砌(1)中桥梁梁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0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K超清胶片投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测量海底结构受力的智能拖拉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