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1113.7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昝航;司文彬;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动力 锂离子电池 烯烃 微孔 耐热性 方法 | ||
1.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先对纳米硅藻土进行酸洗处理,再将酸洗后的纳米硅藻土放入水中,超声震荡30min~200min;其中,酸洗采用浓度低于20wt%的盐酸或浓度低于70wt%的硫酸;超声震荡的频率在40KHz~270KHz之间;
b、将经步骤a超声处理后的纳米硅藻土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400℃~600℃,焙烧时间为2h~4h;
c、再将经步骤b焙烧处理后的纳米硅藻土与表面活性剂按1~3:0.1的质量比混合,加水混合成悬浮液后,超声1~3小时,再烘干,得到活化后的硅藻土;其中,超声波的功率为500~800W;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为0.5~3小时;
d、将发泡剂与活化后的硅藻土按质量比0.1~0.5:1混匀,得到改性纳米硅藻土;
e、将耐热聚合物按照固液比3g:30~50mL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改性纳米硅藻土,混合均匀,得到耐热层涂布液,将所得耐热层涂布液均匀涂布在微孔聚烯烃基膜两侧表面,随后置于80~100℃温度下造孔15~30min,即得耐热锂离子电池隔膜;其中,耐热聚合物与改性纳米硅藻土的质量比为0.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和脂肪醇聚氧乙烯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超声波的功率为600W;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发泡剂与活化后的硅藻土按质量比0.3:1混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耐热聚合物为间位芳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溶剂为LiCl-DMAc溶解体系,所述LiCl-DMAc溶解体系为将LiCl溶于DMAc中,LiCl和DMAc的质量比为1~8:92~9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造孔温度为80℃,造孔时间为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微孔膜耐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耐热聚合物与改性纳米硅藻土的质量比为0.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1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