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1237.5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洪伟国;汪益平;陈兰花;刘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常蒸蒸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哲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7 | 代理人: | 钱锁方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铝管 焊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铜铝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锥状铜管连接部,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并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缠绕焊丝,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得到半成品管件;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20‑660℃;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铜铝管焊接的质量高,减少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铝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铜铝管是蒸发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连接管,一般由一段铜管和一段铝管插接后焊接而成。铜铝管接头的焊接难度很大,原因在于铜和铝的熔点差距很大,铜材的熔点要高得多,铝材的熔点温差很小,温度稍有偏差就会产生烧化,因此,现有的铜铝管经常会发生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渗透不均匀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铜铝管焊接的质量高,减少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等现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下料铜管、铝管,在铜管的一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扩口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铝管的一端端部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加工出锥形铝管连接部,并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缠绕焊丝,随后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插入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得到预装管件;
S2.将芯棒插入预装管件,芯棒工作部处于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的配合处,再将预装管件放置到旋压设备上,对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外部进行旋压,得到半成品管件;
S3.将半成品管件放置到焊接设备上,对半成品管件进行焊接,焊接温度420-660℃;
S4.焊接后冷却、包装得到铜铝管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S1中,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机械加工成型后对其内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在机械加工成型后对其外壁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干燥、打磨处理。
进一步的,焊丝在铝管的锥形铝管连接部外呈螺旋状缠绕。
进一步的,锥形铝管连接部与铝管相接处设有一环状凸起,铜管的锥状铜管连接部在旋压后包覆环状凸起。
进一步的,步骤S3中的焊接温度为480℃。
进一步的,所述的的环状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凸起的凸起高度为0.1-0.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先旋压,铜管连接部、铝管连接部先旋压连接,旋压连接后实现第一层连接,焊丝螺旋状缠绕,焊丝溶流的效果很好,有效的避免了漏焊、虚焊、缝隙气泡多、渗透不均匀等现象的发生,焊接形成第二层连接,双层连接极大的提高了铜铝管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焊接质量,延长铜铝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中铜管、铝管相接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铜铝管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常蒸蒸发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常蒸蒸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