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通信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1280.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汤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上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721;H04L29/08;G16Y10/75;G16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曹书华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平台 通信 数据 质量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通信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系统包括通信节点路径确认模块、通信指令尝试接入模块、最优路径内通信质量参数检测模块、通信数据质量判定模块和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其中,通信节点路径确认模块、通信指令尝试接入模块、最优路径内通信质量参数检测模块通过内网相互连接,最优路径内通信质量参数检测模块、通信数据质量判定模块通过内网连接,通信节点路径确认模块、通信指令尝试接入模块、最优路径内通信质量参数检测模块、通信数据质量判定模块分别和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内网连接;
所述通信节点路径确认模块用于确认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节点和最优路径,并对最优路径进行通信质量检测,通信指令尝试接入模块用于使不同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指令的发布,进行监测通信指令的发送速率,最优路径内通信质量参数检测模块用于监测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最优通信路径的通信质量,通信数据质量判定模块用于根据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质量进行等级判定,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用于对系统内部模块的协调和数据上传;
所述通信节点路径确认模块包括通信节点筛选子模块和不同节点最优路径确认子模块,通信节点筛选子模块用于对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相互的通信节点进行筛选,确认不同节点的通信路径,不同节点最优路径确认子模块用于对不同节点之间的路径进行统计,确认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两个通信节点的最优路径,从而将最优路径发送给通信指令尝试接入模块;
所述通信指令尝试接入模块包括应用服务器端口指令接入子模块和通信指令发送速率监测子模块,应用服务器端口指令接入子模块用于将应用服务器通过端口接入通信节点,对节点发送通信指令至下一个节点,通信指令发送速率监测子模块用于监测节点接入通信指令后通过最优指令发送至另一个节点的信道容量和信道干扰率,从而判断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的发送速率,设定不同节点指令发送端的信息量为Kibit,接收端的信息量为Kjbit,其中,指令发送端至接收端的时间为ts,设定信道干扰率为K0,根据公式:设定信道容量为Kx,当K0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当前通信节点之间信道干扰率较小,统计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信道的信道容量,判断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的发送速率,对统计的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发送速率进行按顺序标记,制成列表发送至最优路径内通信质量参数检测模块;
所述最优路径内通信参数检测模块包括通信路径信号强度分析子模块和信号差错率分析子模块,通信路径信号强度分析子模块用于对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内部的信号强度进行监测,分析节点发送端和接收端不同的信号,判断通信信道内部的通信质量,信号差错率分析子模块根据分析通信节点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检测其信道内部的信号差错率,对不同信道的信号差错率进行统计,将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内部的信道信号强度和信号差错率发送给通信数据质量判定模块;
所述通信数据质量判定模块包括各节点通信质量等级标记子模块和低质量节点通信告警子模块,各节点通信质量等级标记子模块用于获取最优路径内通信参数检测模块检测的通信信道参数,通信信道参数包括不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内部的信号强度和信道信号差错率,将检测数的信号强度和信道信号差错率排序后形成列表,按照排序进行等级划分,将列表发送给低质量节点通信告警子模块,低质量节点通信告警子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节点内部的信号强度和信道信号差错率低于设定阈值的通信节点进行告警,发送给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人工处理;
所述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包括各节点数据上传子模块和人工干预通道,各节点数据上传子模块用于接收系统内部各个模块监测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以便进行调用,人工干预通道用于使人工对通道内部各个模块人工进行维护和数据干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上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上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2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