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1752.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丰;李成行;王春辉;邵家庆;郝欣欣;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5D7/12 | 分类号: | E05D7/12;B64C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链 门抛放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包括上抛放把手(20)、抛放调节杆(40)、上、下抛放接头组件和抛放力调节装置(120),上抛放把手(20)铰接在固定结构上,抛放调节杆(40)与上抛放把手(20)一端铰接,抛放调节杆(40)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上、下抛放接头组件中的上锁销(50)和下锁销(100),从而分别固定上、下抛放接头组件中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的铰链接头(70),抛放力调节装置(120)夹紧抛放调节杆(40),并且抛放力调节装置(120)的夹紧力可调。本发明的铰链门抛放装置满足应急状态下的抛放需求,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安装在铰链的另一侧,实现抛放装置的保护,同时抛放力大小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或飞行器发生事故时,门锁机构易产生错位、变形,可能导致门锁失效,无法实现应急撤离。发生事故时对门的抛放能使门与结构间迅速脱离,满足应急撤离需求。目前普遍采用的对门进行抛放的技术方案为抛放时将门上的铰链接头与固定结构上的铰链接头脱开。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布置在铰链所在一侧,然而铰链通常布置在外部,从而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会影响抛放装置的寿命,另外还存在不美观的问题等。另外,目前的抛放装置难以实现抛放力大小的调节,抛放力易受到零件制造精度、装配精度等影响,从而使用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满足铰链门应急状态下的抛放需求,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安装在铰链的另一侧,实现抛放装置的保护,同时抛放力大小可调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铰链门抛放装置,包括上抛放把手、抛放调节杆、上抛放接头组件、下抛放接头组件和抛放力调节装置,其中上抛放把手铰接在固定结构上,抛放调节杆与上抛放把手的一端铰接,抛放调节杆上分别固定地设置有上锁销和下锁销,上锁销和下锁销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上抛放接头组件和下抛放接头组件,从而分别固定上、下抛放接头组件中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的铰链接头,抛放力调节装置夹紧抛放调节杆,并且抛放力调节装置的夹紧力可调。
其中上、下抛放接头组件均包括固定在固定结构上的带有插槽的接头支承座,所述铰链接头的一端与铰链门的铰链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插槽中,上、下锁销分别穿过接头支承座插入铰链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从而使铰链接头固定在接头支承座中。
利用这种结构,由于抛放时为接头与铰链接头脱离,而接头支承座可以与铰链接头设置在不同侧,从而抛放装置的主要机构可安装在铰链接头的另一侧,实现抛放装置的保护,同时抛放力大小可调节。
其中所述插槽为圆形槽,铰链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为球头。这样,在铰链接头与接头支承座之间的锁销抽离时,在门的重力作用下,铰链接头将向下转动,采用球头可使铰链接头与接头支承座接触方式保持不变,减小脱离难度。
其中在铰链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与抛放接头组件的盖板之间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弹性垫。这样,在抛放时,弹性垫可以提供弹力,从接头支承座的插槽中推出链接接头。另外,弹性垫可以对其接触的零件产生保护,防止零件间直接接触。
其中抛放调节杆下端固定有调节导销,抛放力调节装置通过夹紧调节导销,夹紧抛放调节杆。
其中抛放力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结构上的调节盒体,其中在调节盒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导向接头的一端插入与调节螺母配合安装的空心螺栓中,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滑轮,在调节螺母与导向接头的所述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滑轮陷入设置在调节导销侧面的凹槽中,与安装在调节盒体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滑轮共同夹紧调节导销。
其中调节导销可以沿抛放调节杆轴向移动,从而可以改变其位置,这样,可以适应不同位置的抛放力调节装置,保证第一滑轮能够准确地陷入到调节导销侧面的凹槽中。
还包括通过钢索与上抛放把手连接的下抛放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轨导入装置和齿轨轨道
- 下一篇:氨气传感器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