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服务管理系统、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2014.0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俞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8/6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杜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服 管理 系统 部署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服务管理系统、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服务链中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负载信息和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确定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处理信息,并根据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处理信息生成部署更新配置,按照部署更新配置调整目标服务链上的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部署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结合目标服务链上的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负载情况和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对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部署进行自适应的灵活调整,有利于降低部署调整后的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管理系统、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一种微服务部署装置、一种微服务部署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软件系统通常将其所有的功能放在一个单一进程中,这种架构称为单体架构。单体架构在系统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工作情况良好,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开发人员都在同一个项目中修改代码导致开发效率低下、代码量大导致系统难以维护、功能耦合导致软件功能修改困难、部署速度慢、稳定性差、难以按需伸缩等。为了解决单体架构存在的上述问题,出现了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核心思想是将单体程序进行尽可能细粒度的拆解,使用多个微服务来开发单个应用,每个微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这些微服务基于业务能力构建,并能够通过自动化部署机制来独立部署,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采用不同数据存储技术,并保持最低限度的集中式管理。在采用微服务架构的系统(以下简称微服务管理系统)中,如何对各个微服务进行部署是直接影响全局业务响应时间的重要问题。
目前,微服务管理系统包括主要面向集中式云计算环境的微服务应用中心和微服务任务中心,但微服务应用中心和微服务任务中心在调整对微服务的部署时,往往不能做到全局业务响应时间的优化。因此,如何对微服务架构中的各个微服务进行部署,降低全局业务响应时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服务管理系统、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结合目标服务链上的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负载情况和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对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部署进行自适应的灵活调整。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服务管理系统,微服务管理系统包括微服务部署设备及多个计算资源池,每个计算资源池中部署有微服务实体设备;微服务管理系统中包括正在运行的目标服务链,目标服务链包含至少一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上述至少一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来自于至少一个计算资源池;其中,
微服务部署设备,用于获取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处理信息,根据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处理信息生成部署更新配置,以及按照部署更新配置调整目标服务链上的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部署位置;该业务处理信息至少包括业务响应时间,业务响应时间是基于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负载信息和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确定的;上述部署更新配置包括关于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的部署位置的调整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服务部署方法,该方法由微服务管理系统中的微服务部署设备执行,微服务管理系统中包括多个计算资源池及正在运行的目标服务链,每个计算资源池中部署有微服务实体设备;目标服务链包含至少一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至少一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来自于至少一个计算资源池;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处理信息;业务处理信息至少包括业务响应时间,业务响应时间是基于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负载信息和各个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确定的;
根据目标服务链的业务处理信息生成部署更新配置,部署更新配置包括关于目标服务链上的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部署位置的调整信息;
按照部署更新配置调整目标服务链上的目标微服务实体设备的部署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2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