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写板校正多线程并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3599.8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6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睿;徐宋传;钟南林;朱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大教育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G06F9/50;G06K9/00;G06K9/62;G06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写板 校正 多线程 并行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以及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手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写板校正多线程并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其以下步骤:S10:若获取到待校正笔迹图片,则根据所述待校正笔迹图片获取对应的基准图片;S20:根据所述待校正笔迹图片和所述基准图片设置循环计算范围;S30:获取CPU核心线程数,根据所述CPU核心线程数和所述循环计算范围,计算单位线程计算范围;S40:根据所述CPU核心线程数,将每个所述单位线程计算范围分配至对应的CPU核心进行手写板校正计算。本发明具有提升对手写板识别的笔迹进行校正计算时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写板校正多线程并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笔经常与手写板配合使用,在手写板上覆盖纸张,用电磁笔在纸张上书写内容,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手写板将电磁笔书写的笔迹逐一记录保存,保存的电子笔迹与书写在纸张上的笔迹一致,手写板将记录的电子笔迹传输到电脑上供学生或教师查阅。
公告号为CN2074890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的手写板系统,包括智能手写板,智能手写板包括手写板本体、夹纸装置;所述的夹纸装置设置在手写板本体正上方。在使用时将书写的纸张放置在手写板本体上,并通过该夹纸装置的设置,有效防止纸张的脱落。而使用者在将纸张通过该夹持装置夹持于手写板本体上时,通常会较为随意的放置,纸张没有在手写板对应的放置,例如纸张偏左、偏右或篇下等,从而直接造成书写的答案无法与题目匹配上,因此需要对书写的答案的位置进行校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手写板识别的书写的答案形成的图片进行校正时,需要不断对该图片与预设的基准图片进行比对计算,计算该图片与基准图片的重叠率,且每一次计算的间隔是以像素为单位,而现有的手写板的分辨率较高,会使得计算重叠率的计算量很大,影响校正的效率,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对手写板识别的笔迹进行校正计算时的效率的手写板校正多线程并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写板校正多线程并行处理方法,所述手写板校正多线程并行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若获取到待校正笔迹图片,则根据所述待校正笔迹图片获取对应的基准图片;
S20:根据所述待校正笔迹图片和所述基准图片设置循环计算范围;
S30:获取CPU核心线程数,根据所述CPU核心线程数和所述循环计算范围,计算单位线程计算范围;
S40:根据所述CPU核心线程数,将每个所述单位线程计算范围分配至对应的CPU核心进行手写板校正计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书写笔迹进行校正时,根据该待校正笔迹图片获取对应的基准图片,并在对待校正笔迹图片进行校正时,计算该循环计算范围,从而能够在进行手写板校正计算时,确定总的计算量;同时,根据获取得到的CPU核心线程数,将循环计算范围分解成对应的单位线程计算范围,能够利用CPU多核多线程并行处理的优势,计算时按照CPU的核心数将循环中不同的部分分配到各个CPU核心上计算,从而极大地提高计算的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10包括:
S11:若获取到待完成作业集,则从所述待完成作业集中获取待完成作业标识,以及与每个所述待完成作业标识对应的待完成习题模板;
S12:若获取到实际作答笔迹,则将所述实际作答笔迹所在的图片作为所述待校正笔迹图片,并从所述待校正笔迹图片中获取待匹配作业标识;
S13:根据所述待匹配作业标识获取从所述待完成习题模板中获取对应的所述基准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大教育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大教育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