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骨外固定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3707.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骨外固定支架,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于腓骨远端的第一骨钉、固定于跟骨体部的第二骨钉以及固定于第五跖骨上的第三骨钉,第一骨钉、第二骨钉和第三骨钉两两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每个骨钉上的横向延长杆以及设置于横向延长杆之间的连接杆,横向延长杆与骨钉之间固定连接,横向延长杆具有在连接杆上滑动的第一运动以及绕连接杆旋转的第二运动,第三骨钉上套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控制第三骨钉的位置和角度。本发明手术操作空间大,跟骨复位后可通过支架对骨钉进行固定,从而解放医生的双手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跟骨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骨外固定支架可以用于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的治疗,也可以用来矫正某些骨畸形,是骨科的一种重要器具。任何骨外固定器都包括固定针、固定针夹持具和连接杆三种基本部件,在用于骨折治疗时,其操作方法通常是在骨折复位后,选择穿针位置和角度插入固定针,再安装夹持具、连接杆等。但现有的跟骨外固定支架安装后手术空间狭小,跟骨复位后需要医生用手保持复位姿势才能进行后续治疗,不但操作空间狭小,而且需要多人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跟骨外固定支架,手术操作空间大,跟骨复位后可通过支架对骨钉进行固定,从而解放医生的双手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跟骨外固定支架,包括固定于腓骨远端的第一骨钉、固定于跟骨体部的第二骨钉、固定于第五跖骨上的第三骨钉以及设置于第一、二、三骨钉两两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每个骨钉上的横向延长杆以及设置于横向延长杆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横向延长杆与骨钉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延长杆具有在连接杆上滑动的第一运动以及绕连接杆旋转的第二运动,所述第三骨钉上套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控制第三骨钉的位置和角度。
优选地,所述横向延长杆指向远离人体脚部一端,所述横向延长杆上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可绕横向延长杆中心轴旋转,所述外管上设置有限制外管转动的第一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横向延长杆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限制横向延长杆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的第二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横向延长杆通过外管与骨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锯齿啮合部,所述锯齿啮合部用于调整连接杆的长度,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对应的锁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以及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三骨钉上,所述套管可绕其中心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上格挡、下格挡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弧形设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对应于连接部的通孔,所述套管沿连接部做钟摆运动。
优选地,所述套管上设置有限制套管摆动的第三固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横向延长杆,扩大了手术的操作空间,有效避免了连接杆在手术中对医生视线产生的影响;通过增加固定装置,实现了跟骨复位后骨钉的固定,解放了医生的双手,提高了手术的效率,本发明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未经宁波市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