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往复泵泵体液力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4103.9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毛培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隆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53/00;F04B5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泵 体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泵泵体液力端,包括中间套、设置于中间套一侧的进液阀,所述进液阀包括进液阀罩、进液阀座以及进液阀芯,所述进液阀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锥面,所述进液阀芯朝向进液阀罩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密封锥面压合的第二密封锥面,所述第二密封锥面的设置有一缓冲垫。本发明具有减少了进液阀芯与进液阀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往复泵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往复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往复泵泵体液力端。
背景技术
目前往复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泵体。
授权公告号为CN20482783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复泵,包括液力端和动力端,液力端包括缸体,缸体上部设有进液阀、缸体下部设有出液阀,缸体一侧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内设有柱塞,在柱塞与导向管之间设有密封填料腔,密封填料腔内设有密封填料,在导向管上方设有与密封填料腔相通的填料口;驱动腔内设有与电机轴相连的曲轴,曲轴通过连杆连接传动杆,传动杆端部设有十字头,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十字头上;所述传动杆置于所述进出口内,在传动杆与密封隔断的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压套,在传动杆前端设有推水板,传动杆的前端与柱塞不在缸体内的一端相连。
但是上述往复泵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进液阀芯和进液阀座之间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锥面密封的形式进行密封,由于往复泵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介质中会存在一部分杂质,这些杂质在进液阀芯与进液阀座之间密封后容易残留在两者之间,导致进液阀芯与进液阀座之间密封性降低,对往复泵的输送效率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泵泵体液力端,具有减少了进液阀芯与进液阀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往复泵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往复泵泵体液力端,包括中间套、设置于中间套一侧的进液阀,所述进液阀包括进液阀罩、进液阀座以及进液阀芯,所述进液阀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锥面,所述进液阀芯朝向进液阀罩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密封锥面压合的第二密封锥面,所述第二密封锥面的设置有一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密封锥面的表面设置缓冲垫,从而使得第二密封锥面和第一密封锥面之间能够通过缓冲垫进行缓冲,从而减少了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之间的冲击力,减少了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在受力后挤压位于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之间的杂质的力,从而降低了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的表面发生形变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往复泵液力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垫为一柔性密封垫,所述柔性密封垫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密封锥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之间的杂质能够在与缓冲垫发生挤压之后,缓冲垫发生形变,杂质嵌入缓冲垫内,且相对缓冲垫和第一密封锥面保持静止,直至进液阀芯与进液阀座之间再次分离,位于液力端内的液体将附着于缓冲垫和第一密封锥面之间的杂质带走,使得缓冲垫能够更好地与第一密封锥面贴合,提升了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之间的密封性,且降低了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在杂质的作用下产生划痕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往复泵液力端的使用寿命,且提升了第一密封锥面和第二密封锥面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密封垫的底部设置有嵌入所述进液阀芯内的定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柔性密封垫与进液阀芯之间的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液阀芯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定位环卡接的卡接环槽,所述定位环卡接于卡接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直接将定位环卡接于卡接环槽内,方便了定位环与柔性密封垫之间的卡接,当柔性密封垫发生磨损后,直接将柔性密封垫拆卸后安装新的柔性密封垫即可,使得柔性密封垫的更换更加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往复泵的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隆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隆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