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4218.8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连营营;王晨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望三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8 | 分类号: | F26B11/18;F26B23/04;F26B25/02;F26B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干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木材干燥装置,包括底座、L板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安装板、一个第二安装板,每个第二安装板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背侧中部与滑杆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板通过横板连接,导杆下端固定在L板上,L板设置在电热板左右两侧,本发明利用木材的重量控制调节机构的上升,不需要改变电热板的发热功率即可实现改变控制木材干燥程度的目的,另外利用预紧弹簧增大夹持板对木材的夹持力,使夹持板给木材的外力随着木材干燥的程度加深而逐渐增大,避免木材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材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是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木材在加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木材进行干燥,这既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的重要手段,对木材干燥的品质决定了后续工序的加工质量。
传统的木材干燥方法,多采用露天放置的方式但是干燥周期长,效率低,而采用高温干燥可以有效缩短干燥周期,同时高温干燥可以减小木材的吸湿性和内应力,从而达到增加木材尺寸稳定性和提高木材耐腐蚀的目的,然而木材在被高温干燥的过程中,伴随着木材中水分迅速蒸发,极易引起木材失水收缩变形,木材的局部收缩引起木材内部应力不均匀,甚至导致木材的开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木材的加工产量和品质,造成木材的浪费。
如果在木材干燥过程中,给木材外力,利用外力将木材限定,使木材的收缩变形均匀分布在木材内部,可以有效防止木材的开裂,然而由于木材干燥引起木材收缩是一个持续过程,随着木材收缩,在木材干燥之前施加给木材的外力会逐渐失效,因此给木材固定外力防止开裂效果有限,而频繁的调整外力会降低木材的干燥效率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木材的干燥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而频繁的改变干燥装置的加热温度,容易影响干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干燥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木材干燥装置,包括底座、L板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安装板、一个第二安装板,每个第二安装板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内侧中部设有主动滚轮,主动滚轮与夹持板上安装的电机传动连接,且夹持板内侧转动连接有从动滚轮,从动滚轮通过传送带与主动滚轮传动连接,夹持板背侧中部与滑杆固定连接,滑杆穿过第二安装板,且滑杆另一端在滑筒内滑动,第二安装板背侧中部与第一安装板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分布在主动齿轮上下两侧,且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啮合,每个从动齿轮侧面均设置有收卷辊轴,且收卷辊轴与对应的从动齿轮中轴线重合。
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板通过横板连接,横板上均匀分布有多根导杆,导杆上端设有限位凸起结构,且导杆下端固定在L板上,且L杆上套有承重弹簧,承重弹簧上端与横板下侧固定连接,承重弹簧下端与L板上侧固定连接,L板设置在电热板左右两侧,电热板安装在底座中轴线凸起部位,L板通过第一导轮在底座上移动,L板背离导杆的一侧通过伸缩杆与底座侧面连接,L板背离伸缩杆的一侧的前后边缘固定均有齿条,每个齿条均与一个对应的主动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位于第二安装板和滑筒之间的滑杆部位设置有挡板,滑筒底端固定有支撑座,滑筒侧面套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预紧弹簧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辊轴上缠绕有钢丝绳,收卷辊轴上缠绕的钢丝绳依次经过第二安装板和支撑座上的导轮,导轮上设置有铁丝捏制用于防止钢丝绳脱落的限位圆环,钢丝绳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板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望三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望三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