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助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4406.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科 护理 行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助行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助行架与折叠座椅,助行架底部设有两底杆,两底杆的底部两端均设有一个带刹车装置的脚轮,两底杆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均设有握柄,同一底杆的两支撑杆之间用一横杆固定连接,横杆与底杆之间设有套筒套筒和伸缩杆,伸缩杆顶部固定有肩托,两底杆相对一端上的两支撑杆之间用另一横杆固定连接,两底杆相对另一端的一支撑杆上连接有可转动的折叠座椅。本发明通过助行架帮助骨科患者进行辅助训练,使得骨科患者能够进行正常行走训练,有助于患者康复,如果患者行走过程中感觉疲惫,可以将折叠座椅撑开,直接坐在座椅上休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上下肢骨折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大多需要采用拐杖助行,但是现有的拐杖结构简单,对肢体没有支撑装置,在患者行走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也有可能对患者造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为客户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不便,因此,需要更为合适的助行器对患者进行助行。
助行器是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或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方便行走的工具。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患者身体协调能力较弱,四肢力量弱,患者在进行恢复过程中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助行。
现有发明CN109907945A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助行装置,包括助行架,所述助行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带刹车装置的脚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握柄,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肩托,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采用横杆固定连接。该发明通过助行架可以有效帮助骨科患者进行辅助训练,使得骨科患者能够进行正常行走训练,如果患者行走过程中感觉疲惫,可以将座板安装在两个助行架上,坐在座板上休息。
但该发明患者行走过程中感觉疲惫时需要转身才能坐下休息,须知骨科上下肢骨折的病人转身的困难,在转身的过程容易产生摔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助行装置,通过助行架帮助骨科患者进行辅助训练,使得骨科患者能够进行正常行走训练,有助于患者康复,如果患者行走过程中感觉疲惫,可以将折叠座椅转动至患者后面,然后撑开座椅,直接坐在座椅上休息,解决了在坐下容易产生摔跤的危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助行装置,包括助行架、折叠座椅和脚轮;所述助行架底部设有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所述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底部两端均固定有一带刹车装置的脚轮,所述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的顶部相对一端均固定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的顶部相对另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杆与之间通过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二固定杆与之间通过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折叠座椅,所述第二固定杆一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折叠座椅包括连接板与拉伸板,所述连接板为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板框架内部相对两面开有第一直槽道,所述连接板一端面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板相对另一端面固定有固定部,所述拉伸板一表面设有第二直槽道,所述连接板与拉伸板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杆与两个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另一端与拉伸板的第二直槽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拉伸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另一端与连接板的第一直槽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第二支撑杆的顶部、第一固定杆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均设有握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县卡巴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