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尼龙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3D打印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4515.2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翔;刘彪;高斌;苑先佩;曲振;潘现路;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F220/14;C08F226/02;C08F220/18;C08F220/04;C08F220/06;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尼龙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打印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尼龙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3D打印上的应用,所述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使烯酸酯类单体、官能化烯烃单体在无氧条件下聚合,制得聚合物a;2)使聚酰胺硬段与聚合物a中的胺基或羧基反应,制得聚合物b;3)将聚合物b溶解,加入碱催化剂,使其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制备得到聚合物c;4)添加酯化催化剂,使聚合物c水解生成的羧基与聚醚多元醇软段中的羟基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尼龙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尼龙分子,以聚烯酸酯链段为主链,以聚酰胺硬段和聚醚多元醇软段为侧链,可以解决尼龙材料在3D打印时制品易翘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龙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尼龙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3D打印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也称快速成型技术,因其可以实现单件或小批量产品的快速打印,故而在产品创新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根据成型方式的不同,3D打印技术可以分为立体光固化成型(SLA)、熔融沉积成型(FD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三种成型方式。尼龙也称聚酰胺,是注塑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3D打印材料之一。
尼龙12(PA12)是一种常用的尼龙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和耐疲劳性,其作为结晶性塑料在FDM技术领域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但尼龙12等材料由于分子链较长且分子链刚度不够,故也存在着熔体流动性差、易缠结、打印材料易产生翘曲等问题,影响3D打印效果。目前,德国赢创主要是通过物理改性对这些性能加以改进,例如通过将碳纤维、玻璃珠、铝粉等混合,研制出强化的尼龙A12,如CN107163559A通过在尼龙粉末中加入改性玻纤,使尼龙强度得到明显提高,专利CN108727814A在尼龙粉末中加入玻璃微珠来提高粉末的流动性。但是,上述方法只是对尼龙材料的表象性能进行改性,都没有从尼龙分子结构的自身特点寻找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尼龙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3D打印上的应用。该尼龙材料以烯酸酯类单体为主链,在其两边加入聚酰胺硬段和聚醚多元醇软段,这使得材料在保留尼龙性能的同时赋予了其低温性能。另外,在分子量较大的情况下因尼龙分子链刚性强且长度短,故不易缠结且能保持较好的熔体流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烯酸酯类单体、官能化烯烃单体在无氧条件下聚合,制得聚合物a;所述官能化烯烃单体为含胺基或羧基的烯烃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烯酸酯类单体、官能化烯烃单体的摩尔比为1-10:1;
优选地,所述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叔丁酯(TB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官能化烯烃单体为烯丙基胺(AH)、二烯丙基胺、丙烯酸、乙烯基乙酸和丁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步骤1)的反应中,添加有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所述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的添加量分别占烯酸酯类单体的0.2-1%、5-20%、0.5-3.5%,以摩尔量计;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酯类交联剂,更优选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类分散剂,更优选PVP K90、PVP K30、PVP K60和PVPK45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为自由基引发剂,更优选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步骤1)以二氯甲烷、乙醇、甲醇、水、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分散介质,优选水跟甲醇或乙醇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摆扫式多视角航空倾斜摄影相机及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