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及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4582.4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顾峰;朱明;汪昌盛;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碰撞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固定电芯模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侧布置有碰撞吸能结构,所述碰撞吸能结构置于固定架与外壳体之间并且顶部与外壳体接触,用于外壳体受到碰撞冲击时,吸收和缓冲释放碰撞能量,该方案实现对碰撞能量的缓冲吸收,用于电池包的碰撞安全防护,提高电池包的碰撞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涉及人员安全性的问题,其中对电池包的固定和对电池包的安全防护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方面,由于电池包通常位于车辆底盘下方或者后方,在发生碰撞等情况下,电池包极易受到破坏产生火灾,甚至爆炸,如何实现对电池包进行有效的碰撞保护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技术问题。
为提升电池包的防撞性能,整车及零部件行业对电池包的包装装置进行了研究,例如CN108832054A公开的一种变厚度蜂窝汽车电池包壳体结构,该结构包括侧壁,后端盖和前端盖。引入了蜂窝芯夹层设计,发生碰撞时夹层受压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减少能量的传递。该技术方案中吸收碰撞能量有限,对电池包壳体壁厚有一定要求,对于薄壁的电池包壳体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在碰撞过程中,动力电池包受冲击变形造成内部电芯模组损坏失效甚至起火爆炸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及电池包,该方案实现对碰撞能量的缓冲吸收,用于电池包的碰撞安全防护,提高电池包的碰撞安全性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固定电芯模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侧布置有碰撞吸能结构,所述碰撞吸能结构置于固定架与外壳体之间并且顶部与外壳体接触,用于外壳体受到碰撞冲击时,吸收和缓冲释放碰撞能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碰撞吸能结构尾部为柱状结构,顶部为弓形中空结构,弓形中空结构的弦线部分壁厚小于弧形部分,弧形最外侧与外壳体相接触。在受到碰撞冲击时,弓形中空结构可以发生形变用以吸收碰撞能量,当冲击能量过大时弓形中空结构弦线部分由于壁厚较薄,可以受压断裂用以缓冲释放碰撞能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固定架设置为凹凸的矩形波形状,可以增加固定架的结构强度,利于电芯模组的可靠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碰撞吸能结构布置在矩形波形状的凹处,可以增加碰撞吸能结构的布置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弓形中空结构的弦线与矩形波形状的凸起齐平,在受到较大碰撞冲击弓形中空结构的弦线断裂失效后,矩形波形状的凸起可以接触外壳体,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碰撞吸能结构与固定架材料为同种材质,可以直接焊接在固定架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固定架外侧均匀布置有多个碰撞吸能结构,满足各个方向以及位置的碰撞吸能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外壳体在与碰撞吸能结构对应的接触位置布置有接触块,用于增强接触面的强度,利于碰撞冲击时碰撞吸能结构发挥吸能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 所述外壳体底部设置有弓形中空结构,用于底部防撞吸能以及减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布置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所述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连接在电池包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电芯模组的固定架和外壳体之间布置弓形中空结构的碰撞吸能结构,可以应用于薄壁的电池包壳体,在电池包受到碰撞冲击时能够吸收和缓冲释放碰撞能量,降低电芯模组受碰撞冲击的影响,提高了电池包的碰撞安全性能。同时可以结合固定架的矩形波形状增加碰撞吸能结构的布置空间,并对电芯模组进行进一步的碰撞防护,在新能源汽车碰撞过程中对电池包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