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性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4683.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创欣环境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A61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综合性 资源 排放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性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收集单元、存储单元、分拣单元、破碎单元、除臭消毒单元、高温湿式处理单元、催化氧化单元、生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蒸发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存储单元、分拣单元及破碎单元均与除臭消毒单元相连接。无人体直接接触,处理过程中彻底杀灭病原体,无PM2.5和二噁英排放,无臭味释放,无潜在公共卫生风险,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思路,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快速增减处理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强,工艺流程合理,既可以处理混合形态的生活垃圾,也可以单独处理餐厨垃圾,得到可资源化利用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性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填埋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存在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的长期环境风险。已填埋垃圾中不可生化降解物在若干年后仍需挖掘出来二次处理。焚烧法的设备结构复杂、规格大,建设和运维费用高,另外焚烧后的残渣仍需要填埋处置。厌氧发酵、好氧堆肥对垃圾分类要求高,在预处理或后处理单元均需严格分选。厌氧发酵所需时间长达数十天,处理效率较低,沼渣往往需要焚烧或填埋。好氧堆肥还会产生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散发臭味的物质,影响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性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影响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性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收集单元、存储单元、分拣单元、破碎单元、除臭消毒单元、高温湿式处理单元、催化氧化单元、生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蒸发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存储单元、分拣单元及破碎单元均与除臭消毒单元相连接,所述高温湿式处理单元后端连接有催化氧化单元、生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蒸发单元,所述高温湿式处理单元、催化氧化单元、生化单元、膜处理单元及蒸发单元依次连接,所述蒸发单元连接有产品加工中心,所述产品加工中心与高温湿式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收集单元、存储单元、分拣单元、破碎单元及除臭消毒单元均与收集水池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单元设置臭气收集装置,将臭气抽往除臭消毒单元。
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中设置垃圾储罐存储,储罐排放的臭气由臭气收集装置抽往除臭消毒单元,储罐底部排出的渗滤液由泵输送至收集水池。
优选的,所述分拣单元中包括分拣机,将金属和玻璃进行分拣并回收。
优选的,所述破碎单元中由破碎机将大块的骨骼、木头、织布、塑料及植物纤维等进行破碎,使其体积小于或等于直径为50mm的当量径等效圆球体积。
优选的,所述高温湿式处理单元由锅炉、高温湿式处理设备、输送设备、干燥设备组成。
优选的,所述高温湿式处理单元中操作温度为150-280℃,反应时间为20分钟-120分钟,根据不同的垃圾成分选取不同的运行温度和反应时间,反应后得到含水率小于50%的固体产品,再通过干燥设备将含水率进一步降低为5%,所得固体产物由输送设备送至产品加工中心。
优选的,所述生化处理单元采用A/O+MBR工艺,典型的进水水质为COD4000-20000mg/L,氨氮500-2000mg/L,pH6~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活垃圾的综合性资源化零排放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点:
1、无人体直接接触,处理过程中彻底杀灭病原体,无臭味释放,无潜在公共卫生风险,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思路,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快速增减处理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强,工艺流程合理,既可以处理混合形态的生活垃圾,也可以单独处理餐厨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创欣环境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创欣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