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接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5220.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哲;曾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刘云青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接 镜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镜头,搭载于成像设备镜头的物侧前方,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孔径光阑,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均为玻璃透镜。本发明提供的外接镜头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使成像设备的视场角达到200°以上,有效增加成像设备的拍摄范围和景深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透镜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外接镜头。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全景摄像与直播的兴起,人们对于超广角摄像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大多搭载在手机、运动相机、DV相机等电子成像设备上的镜头视场角较小,这种小视场的镜头无法单独实现超大视场的拍摄效果,使得目前小视场的电子设备基本都是通过软件算法来后期处理实现大视场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拍摄画面的成像质量,增加噪点,进而影响视感。
现有技术中,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通常会在电子设备的镜头处搭载外接镜头,由于配置外接镜头,相当于增加了电子设备镜头的原始焦距,在拍照时,配置有外接镜头的电子设备拍照的成像质量和光学变焦能力可与专业相机媲美,远超过设备本身的拍照效果。然而,虽然多数外接镜头增加了电子设备的镜头的原始焦距,但是视场范围仍然较小,且在拍摄时,拍出的图像中心清晰,但是图像的四周比较模糊;而且,现有的外接镜头的解像力不高,无法与高像素的成像设备进行匹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接镜头,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增大镜头的视场角,有效增加成像设备的拍摄范围,其视场角范围可达200°以上,同时增加成像设备的景深范围,提供和普通镜头不一样的鱼眼拍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外接镜头,用于搭载于成像设备镜头的物侧前方,所述外接镜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孔径光阑,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均为玻璃透镜。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中第一透镜为弯月形镜片有利于增大镜头的视场角,实现超广角的效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用于光线收集,减小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有利于后续镜片对像差的矫正,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搭配用于矫正场曲,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用于矫正球差、慧差等像差,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搭配用于矫正二级色差。各个透镜均为玻璃镜片可以使得镜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以及机械强度,利于在极端环境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中外接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