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分段围网养殖黑斑蛙方法及黑斑蛙养殖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25327.1 申请日: 2020-04-23
公开(公告)号: CN111789076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发明(设计)人: 高鸿;袁子婵;李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湄潭高山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01G22/22;A01M29/32
代理公司: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代理人: 田江飞
地址: 564101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稻田 分段 围网 养殖 黑斑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蛙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稻田分段围网养殖黑斑蛙方法及黑斑蛙养殖装置,经分段网设置,形成小养殖区,实现在投放黑斑蛙幼蛙时,将黑斑蛙幼蛙投放到小养殖区域,充分利用黑斑蛙幼蛙体积较小,相同投放黑斑蛙数量基础上,黑斑蛙幼蛙所需要的养殖空间较小,进而缩小黑斑蛙幼蛙游动空间,使得黑斑蛙幼蛙游动距离能够保障黑斑蛙幼蛙对投食台的记忆,实现及时返回投食台觅食,大幅度降低黑斑蛙幼蛙因饥饿而死亡的死亡率,提高黑斑蛙幼蛙投放的成活率,减少种苗的补入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蛙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稻田分段围网养殖黑斑蛙方法及黑斑蛙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黑斑蛙是常见的蛙类,属蛙科,无尾目,两栖动物。黑斑蛙的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人工养殖黑斑蛙不仅技术要求简单,而且经济收效快,因此,黑斑蛙养殖成为了水产养殖关注的焦点。

目前,黑斑蛙养殖经常是利用自然水塘或人工建造水池,高密度投放饲养,实现集约化养殖。然而,这种集约化养殖,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养殖成本较高,同时在高密度放养下,容易导致疾病传播,防控难度大,死亡率高,养殖成本较大;除此之外,集约化养殖方法养殖的黑斑蛙品质、口感和野生黑斑蛙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销售价格也不理想。故而,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关于黑斑蛙与水稻混养研究,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0378189.6的黑斑蛙与水稻混合养殖方法,采用水稻田中沿长度方向开挖三条沟,每两个水沟之间为水稻区,采用拦网将水稻田四周围栏,水稻区种植水稻,待水稻生长20d后,放养黑斑蛙幼蛙,每隔8-10天采用烟梗提取液兑水喷洒水稻,并投放蚯蚓等食物,避免采用农药杀虫,实现黑斑蛙食用水稻区中产生的害虫,生产绿色无公害稻谷,实现了黑斑蛙仿野生养殖。再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999549.9的稻田养殖黑斑蛙系统以及方法,采用水稻种植机构中包括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区中部开设一条水沟,水沟纵向贯穿水稻种植区;在水稻种植区四周设投料平台,供黑斑蛙食物投放,水稻种植区的水稻采用双行变距种植,实现远离水沟区域的种植密度低与靠近水沟区域的种植密度;在投料平台四周设防逃挡板,实现黑斑蛙捉水稻田中的害虫,黑斑蛙排泄物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实现绿色环保种植水稻,改善黑斑蛙的肉质、口感。再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805215.3的蛙稻共作池建造方法,以蛙稻共作池大小设计标准,挖机挖掘,以蛙稻池纵向中间开挖三级单沟,蛙稻池内设食台区,其余作为水稻种植区,蛙稻池外围采用钢筋或主杆支撑,设置防逃网,避免鸟类的破坏,改善黑斑蛙养殖的生态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可见,现有技术中均是将水稻田围挡在养殖池的中心,并在水稻田中开设养殖沟,形成黑斑蛙养殖池,再将黑斑蛙蝌蚪或者黑斑蛙幼蛙投放在养殖池中养殖,在投食台上投放食物,供黑斑蛙前来觅食,以此实现水稻、黑斑蛙混养,达到仿野生养殖黑斑蛙目的,提高黑斑蛙肉质、口感的同时,实现稻谷的绿色无公害种植;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将黑斑蛙投放在养殖池中时,由于黑斑蛙幼苗或者黑斑蛙蝌蚪,在养殖池内不断的游动活动,逐渐远离投食台,导致部分黑斑蛙幼苗或者黑斑蛙蝌蚪游动出去后,面积较大,致使无法及时游回投食台,导致黑斑蛙幼蛙遗忘投食台所在位置,造成长期得不到食物供给,造成早期投放的黑斑蛙幼蛙被饿死,使得需要不断补充投放黑斑蛙幼苗,才能够满足养殖区养殖密度的需求,造成养殖成本较大,否则将会导致水稻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养殖池的黑斑蛙产出量低,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田分段围网养殖黑斑蛙方法及黑斑蛙养殖装置。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稻田分段围网养殖黑斑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稻田沿田埂边缘开设养殖沟,养殖沟围绕的中心区域为稻田区域,形成大养殖区;

b.在田埂上设若干稳定杆,稳定杆相互之间采用围网围挡起来,形成防逃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湄潭高山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湄潭高山景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