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态混流房式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5802.5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忠高 |
主分类号: | F26B9/02 | 分类号: | F26B9/02;F26B21/00;F26B21/04;F26B21/02;F26B25/00;A23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55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混流房式 烘干机 | ||
本发明提供静态混流房式烘干机,包括地面,提升机,顶盖横向搅龙输送机,出粮管,底座横向搅龙输送机,烘干房,房门,烘干机底座结构,干燥仓,顶盖结构,第一百叶窗,第二百叶窗,摆风装置,热风炉,自动控制仪,进出粮控制阀和驱动开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能够使烘干房的热风通过带有摆风的热风连通装置将热风送到烘干房内,然后通过烘干房上部的摆风装置输出到热风炉的进风口,从而实现了热风循环的功能,使谷物保温保湿逐段排湿连续静态进行烘干干燥工作,从而大大降低谷物的爆腰率,热损伤率,破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静态混流房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以规模化、机械化作为基础,谷物及其种子的高品质机械干燥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现有干燥设备有混流连续式干燥、循环间歇式干燥和静态持续式干燥三种模式干燥设备,能规模化应用于粮食和种子干燥,但这些干燥机械在实际干燥应用时尚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烘干设备还存在着主要有籽粒爆腰和破损多、干燥时间长、热损伤、干燥成本高等,不能达到粮食和种子高品质快速干燥的目的。不便于余温回收利用且工作过程中费时费料、粉尘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烘干时热风温度过高对谷物形成热损伤或者对谷物的爆腰率增加。
因此,发明静态混流房式烘干机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静态混流房式烘干机,它以混流通风的方式进行种子静态持续式干燥,既能进行静态持续式干燥,又有提升机进出物料,相对于横流循环立式干燥机、混流循环立式干燥机和静态卧式干燥机来说,是一种新型的谷物干燥机,它的干燥方式是混流持续式保温保湿干燥。因此具有干燥效果好、效率高、干燥谷物品质好、对环境污染低、干燥成本较低等优点,相对于现有的各种谷物干燥机械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科学实用的谷物干燥机械。以解决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横流循环立式干燥机(塔式)、混流循环立式干燥机(塔式)烘干中高温热风直接加热谷物造成的籽粒爆腰率增值大,热损伤高,脱水率低,谷物在烘干过程中连续不停地机械循环造成的破损率增值大玉米的裂纹率高,小麦的面筋度低,粉尘污染严重,不便于余温回收利用且工作过程中费时费料的问题。静态混流房式烘干机,包括地面,提升机,顶盖横向搅龙输送机,出粮管,底座横向搅龙输送机,烘干房,房门,烘干机底座结构,干燥仓,顶盖结构,第一百叶窗,第二百叶窗,摆风装置,热风炉,自动控制仪,进出粮控制阀和驱动开关,所述的提升机螺栓安装在地面上部前方的左侧;所述的顶盖横向搅龙输送机螺栓安装在烘干房上部的左侧,且顶盖横向搅龙输送机前部的上侧与提升机连接,顶盖横向搅龙输送机后部的下侧与顶盖结构连接;所述的出粮管螺栓安装在进出粮控制阀的下部;所述的底座横向搅龙输送机螺栓安装在烘干机底座结构下部的左侧,且底座横向搅龙输送机前部的左侧与提升机连通并连接;所述的烘干房设置在地面上部的后侧;所述的房门合页连接在烘干房后部的下侧;所述的烘干机底座结构安装在地面的上表面,并设置在烘干房的内部;所述的干燥仓螺栓安装在烘干机底座结构的上端;所述的顶盖结构螺栓安装在干燥仓的上端;所述的第一百叶窗分别螺栓安装在烘干房左侧的前后两部;所述的第二百叶窗分别螺栓安装在烘干房右侧的前后两部;所述的摆风装置分别一体化设置在烘干房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热风炉设置在地面上部的右侧,且热风炉左侧与摆风装置连接;所述的自动控制仪螺栓安装在地面上部的左侧,且自动控制仪的前表面镶嵌有驱动开关;所述的进出粮控制阀螺栓安装在顶盖横向搅龙输送机下部的前侧;所述的烘干机底座结构包括底座,隔板,支撑板,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输送搅龙杆,第一风机,第一链轮,延长轴,第二链轮,侧支板,驱动电机和第三链轮,所述的底座螺栓安装在地面的上表面,并设置在烘干房的内部,所述的底座上螺栓安装有干燥仓;所述的隔板分别焊接在底座内壁的左侧;所述的支撑板焊接在底座内壁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一三角板分别焊接在底座内壁的中上部和中下部;所述的第二三角板分别焊接在底座内壁的上侧、内壁的下侧和支撑板的上下表面;所述的输送搅龙杆分别轴接在底座内壁后部的上部、中上部、中下部和下部,且设置在第一三角板和第二三角板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的第一风机螺栓安装在支撑板内部的左右两侧和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一链轮键连接在输送搅龙杆的右侧;所述的延长轴活动嵌入在底座内部的右上侧;所述的第二链轮分别键连接在延长轴内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侧支板螺栓安装在底座右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栓连接在侧支板的前部;所述的第三链轮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忠高,未经马忠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跟踪波束测角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漏光拼接屏及其组合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