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6400.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皮 吻合 龟头 结构 | ||
1.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包含:龟头座(28)、手柄支架(44),龟头座(28)位于手柄支架(44)前端,龟头座(28)与导杆(33)连接,龟头座(28)的顶部边缘设有向内翻转的环形弧边(2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弧边(21)由后弧形边(23)与前弧形边(24)组成,前弧形边(24)顶部高于后弧形边(23)顶部;前弧形边(24)表面顶端开设有系带豁口(37),系带豁口(37)下面设有系带固槽(38),系带固槽(38)位于前弧形边(24)侧边上;
系带豁口(37)顶部宽2~4mm,系带固槽(38)宽1~3mm、深1~2mm,系带固槽(38)用于引导、固定系带;
系带豁口(37)为倒梯形,系带豁口(37)的两腰之间夹角E为90~100°,系带豁口(37)的下底边连接系带固槽(38)的顶端;
龟头座(28)上的系带固槽(38)正下方开设有观察窗(25),观察窗(25)为椭圆形或方形,观察窗(25)底部靠近龟头座(28)底部,观察窗(25)顶端距离龟头座(28)顶部的距离为龟头座(28)高度的1/5~1/6,观察窗(25)宽度为龟头座(28)直径的1/3,观察窗(25)高度:观察窗(25)宽度比例为2~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弧形边(24)前部与水平面夹角C2为10~13°,后弧形边(23)尾部与水平面夹角C1为2~4°,前弧形边(24)与后弧形边(23)交会处夹角C3为171~1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龟头座(28)的环形弧边(21)的环形槽内设有若干定位口(27),定位口(27)与主体外壳(41)的定位柱匹配,手柄支架(44)同轴套装于导杆(33)的外部,导杆(33)顶部设有定位柱(31),定位柱(31)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轴向延伸的定位条,定位柱(31)的定位条呈凸条型或半圆柱型,推钉器(42)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定位柱(31)上的定位条相配合的凹条型或半圆柱型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3)的末端设有螺杆(34),导杆(33)的螺杆(34)伸出手柄支架(44)外部,螺杆(34)通过螺纹连接的定位调节旋钮(49),定位调节旋钮(49)上开设有与螺杆(34)匹配的内螺纹;手柄支架(44)的前端固定连接推钉器(42),推钉器(42)连接手柄支架(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龟头座(28)下方的定位柱(31)顶部开设有2~4条防滑脱槽(39),防滑脱槽(39)宽1~2mm、深1~1.5mm,用于固定系带;
前弧形边(24)表面顶端与后弧形边(23)表面底部之间的高度差H为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44)的外部连接活动手把(46)的前端,活动手把(46)的中部连接活动连片(45),活动连片(45)远离活动手把(46)的一端连接移动器(4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器(47)套装于导杆(33)的外部,推钉器(42)内设置有供导杆(33)轴向滑动的导向槽,移动器(47)的前端与推钉器(42)连接,手柄支架(44)上设有主体外壳(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龟头座(28)底部的连接柱上设置有2~4条防滑脱槽(39),防滑脱槽(39)宽1~2mm、深1~1.5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包皮吻合器的龟头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25)底部靠近定位柱(31),定位柱(31)内开设有内螺纹(32),导杆(33)顶部通过内螺纹(32)与定位柱(31)螺纹连接;导杆(33)底部设有螺杆(34),螺杆(34)配合定位调节旋钮(49)调整龟头座(28)的高度;
龟头座(28)的环形弧边(21)的底面设有若干抵钉槽(35),抵钉槽(35)与推钉器(42)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生瑞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4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滤光基板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功能机可视化编程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