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煤泥分选隔膜跳汰机及其设置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6486.3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煤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16 | 分类号: | B03B5/16;B03B5/24;B03B1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鱼化街办天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煤泥 分选 隔膜 跳汰机 及其 设置 方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煤泥分选隔膜跳汰机及其设置方式,包括跳汰室、不锈钢筛板、无外排人工床层、隔板、原料入料口、轻产物出料口、两个上矩形锥斗、两个下矩形锥斗、两个矩形橡胶隔膜、两个重产物排料口、两个重产物排料口阀门、两个给水阀、机架、调速电机、凸轮箱、进水管道、洗水管道、顶水管道;使用上、下矩形锥斗,扩大了跳汰床层面积,使跳汰室床层产生的脉动水流均匀,床层无死角,分选效率高,分选效果好,按照不同粒径、密度铺设永久无外排人工床层,有益于粗煤泥的分选;隔膜跳汰机分选粗煤的粒度、密度范围宽,结构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便于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跳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煤泥分选隔膜跳汰机及其设置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采煤机械化的提高,沫煤产量随之增大,加之在煤炭洗选过程中又经过破碎等工序产生次生沫煤,大量粒度为0.09-2mm的粗精煤因现有重选、跳汰洗选技术的局限,难于回收而损失于煤泥之中。目前,这些煤泥或被掺配到精煤中销售,增加了精煤灰分,选煤过程便成为失去意义;或直接输送电厂用于发电、或露天堆放或就地填埋,既污染了大气和生态环境,又浪费了煤炭资源。
若再次采用现有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投资大,运行维护复杂,动力耗能高,介质损耗高、生产成本高;TBS类干扰床,分选粒度范围窄,适宜分选粒度在1-0.25mm(即粒度差为4:1),入料等沉比若超过4倍(4:1),则易造成精煤跑漏,分选效果变差。对于分选灰分超过50%的高灰粗煤泥效果更差,无法一次性分选出10%以下合格精煤;螺旋分选机,适合分选密度在1.6kg/L以上,低于该数值分选效果变差,适合分选低灰、易选煤、中等煤,对于恢复超过50%的难选粗煤泥,煤分选效果变差,并无法一次性分选出灰分10%以下精煤。单台处理能力小,最大直径1.5米产能为1.5-3吨/小时,无法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应用。
因此,粗煤泥的有效回收具有回收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效益,实现煤炭行业煤炭分选产业链发展,对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粗煤泥的分选,具有分选密度与粒径范围宽,煤质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分选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粗煤泥分选隔膜跳汰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可以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粗煤泥分选隔膜跳汰机,包括:跳汰室、不锈钢筛板、无外排人工床层、隔板、原料入料口、轻产物出料口、两个上矩形锥斗、两个下矩形锥斗、两个矩形橡胶隔膜、两个重产物排料口、两个重产物排料口阀门、两个给水阀、机架、调速电机、凸轮箱、进水管道、洗水管道、顶水管道;
所述不锈钢筛板位于所述跳汰室的底部,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不锈钢筛板上,所述隔板将所述跳汰室分割为跳汰一室、跳汰二室;所述原料入料口设置在所述跳汰室的一端;所述轻产物出料口设置在所述跳汰室的另一端;
所述矩形橡胶隔膜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矩形锥斗,所述矩形橡胶隔膜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矩形锥斗;所述重产物排料口设置在所述下矩形锥斗的底部侧壁上;所述重产物排料口阀门设置在所述重产物排料口上;
所述跳汰一室下方的不锈钢筛板的底部安装一个所述上矩形锥斗;所述跳汰二室下方的不锈钢筛板的底部安装另一个所述上矩形锥斗;
隔膜跳汰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两个所述下矩形锥斗共用一个所述凸轮箱;所述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凸轮箱;
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清水泵连接,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洗水管道和所述顶水管道;所述顶水管道接入设置在所述上矩形锥斗中部的所述给水阀;所述洗水管道接入所述原料入料口;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洗水管道、顶水管道的连接处均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煤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煤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