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控相分离液滴控制细胞内mRNA定位和翻译过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7372.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育杰;张宏晨;邵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控 分离 控制 细胞内 mrna 定位 翻译 过程 方法 | ||
1.一种对细胞内mRNA的定位和翻译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胞内利用蛋白质的光控相分离过程形成凝聚体液滴,将特异的mRNA分子招募到液滴中抑制其翻译过程;对细胞的特定区域利用光照使液滴解散,从而在特定区域将mRNA从液滴中释放出来进行翻译,实现对该mRNA的定位和翻译过程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相分离能力的天然无结构区域IDRs分别融合到PixELLs光遗传学系统的PixD和PixE蛋白上,获得可通过光控相分离过程形成凝聚体液滴的蛋白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x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IDNo:1所示,所述Pix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相分离能力的天然无结构区域IDRs是FUS蛋白的N端区域或RNA聚合酶II的C端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US蛋白的N端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5所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RNA含有特异性的靶向序列,该靶向序列可以结合特定的锚定蛋白,而所述锚定蛋白与PixD或PixE构成融合蛋白,参与凝聚体的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向序列为PP7噬菌体操纵子茎环序列,相应的锚定蛋白是PP7噬菌体外壳蛋白;或者,所述靶向序列为MS2噬菌体操纵子茎环序列,相应的锚定蛋白是MS2噬菌体外壳蛋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液体中富集抑制mRNA翻译过程的蛋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光控细胞内液滴的聚合和解散实现对目标mRNA的定位和翻译过程的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具有相分离能力的天然无结构区域IDRs分别与光控蛋白模块PixD和PixE融合,构建融合蛋白IDR-PixD和IDR-PixE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进细胞内;
2)将锚定蛋白和光控蛋白模块PixD或PixE融合,构建锚定蛋白-PixD或锚定蛋白-PixE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转染进细胞内;
3)构建包含特异性靶向序列的目标mRNA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进细胞内,其中所述特异性靶向序列可以和所述锚定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使目标mRNA结合所述锚定蛋白;
4)在无蓝光刺激的条件下,IDR-PixD和IDR-PixE聚集在一起,同时聚集了锚定蛋白-PixD或锚定蛋白-PixE,细胞内形成凝聚体液滴,将包含特异性靶向序列的目标mRNA招募进液滴中,mRNA的翻译过程被抑制;
5)使用区域化的蓝光光斑照射细胞内特定区域,使该特定区域的液滴解聚,释放出所包裹的mRNA,并在释放位置进行翻译过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将抑制翻译过程的蛋白与IDR-PixD或IDR-PixE融合,构建表达载体并转染进细胞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7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