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封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7527.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汪盛;佘上正;刘彬;祝勇;方雄;赵春枫;盛勇;陈小元;朱培能;高国平;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带电 跨越 施工 封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封网方法,步骤为:1.在跨越档所属输电线路放线区段内布置张力场和牵引场;2.跨越档内,被跨线路与低侧铁塔大号侧之间设置临时支撑跨越架、每相线下设置两付临时支撑跨越架;3.在低侧铁塔大号侧与临时支撑跨越架之间以及被跨线路与高侧铁塔的小号侧之间设置地锚;4.展放承力绳,承力绳的一端通过临时支撑跨越架之后通过地锚锚固于地锚、另一端直接通过地锚锚固于地面;5.在被跨线路同相两承力绳之间拖放安全网;6.调节安全网与跨越物距离;7.调节安全网与被跨线路之间距离,确保事故状态安全网与被跨线路的垂直距离大于5米。利用被跨越物位置特点,减少高空作业,提高了封网作业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跨越带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封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带电跨越封网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在跨越档两侧的铁塔上采用组塔钢抱杆作为承力梁起支撑作用,悬挂承力绳及安全网等防护工具,对被跨越的带电线路进行封网;二是针对电压等级低压线路或架空线路高度较低的情况,采用在被跨越线路两侧搭设木质、毛竹或钢管跨越架,悬挂封网装置对被跨越带电线路进行封网。第一种方式不适用于跨越档档距较大的情况;第二种方式不适用架空线路高度较高的情况,且受地形约束条件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档距且受地形约束条件较少的输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封网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输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封网方法,跨越档两铁塔存在高度差,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跨越档所属输电线路放线区段内布置张力场和牵引场;
步骤二、在跨越档内,被跨线路与低侧铁塔大号侧之间设置临时支撑跨越架、每相线下设置两付临时支撑跨越架;
步骤三、在低侧铁塔大号侧与临时支撑跨越架之间以及被跨线路与高侧铁塔的小号侧之间设置地锚;
步骤四、展放承力绳,承力绳的一端通过临时支撑跨越架之后通过地锚锚固于地锚、另一端直接通过地锚锚固于地面;
步骤五、在被跨线路同相两承力绳之间拖放安全网;
步骤六、调节安全网与跨越物距离;
步骤七、调节安全网与被跨线路之间距离,确保事故状态安全网与被跨线路的垂直距离大于5米。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所述牵引场与张力场之间间距小于8公里。
在步骤二中,所述临时支撑跨越架为抱杆,其外设若干落地拉线,落地拉线底端配地锚,地锚埋深不小于2.5m,地锚受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大于30°,落地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5°。
在所述步骤三中,地锚埋深不小于2米,地锚受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大于30°。
在所述步骤四中,在所述临时支撑跨越架上挂设尼龙滑车,通过动力伞依次展放初级引绳和次级引绳,再安装承力绳,承力绳对地夹角不大于30°。
所述承力绳包括迪尼玛绳、抗弯连接器和卸扣;各节迪尼玛绳通过抗弯连接器连接,两端迪尼玛绳八字型缠绕于制动器上通过卸扣锁紧,承力绳尾端迪尼玛绳穿过制动器后采用绳卡进行固定,绳卡不得少于3个,绳卡间距不小于迪尼玛绳直径的6倍;制动器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地锚锚固。
所述步骤六中,测量安全网与跨域物距离后,通过张力场和牵引场调整安全网。
所述步骤七中,在所述承力绳上近安全网位置处设有控制拉线以调整安全网与被跨越物的垂直距离。
安全网敷设完成后,在承力绳上设置临时拉线,以减小安全网的风偏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7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生产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模块组装节能环保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