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制吊模安装误差调节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7966.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雷文浩;徐攀;龚俊;陈俊宏;王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G15/00;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涵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制 安装 误差 调节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钢制吊模安装误差调节装置,包括抗起浮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抗起浮装置包括四周封闭式的侧模和井字形的内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端部与侧模内壁连接,所述抗起浮装置还包括嵌套在空心套管内的预制钢管以及设置在侧模上容纳空心套管和预制钢管通过的抗浮通孔,所述侧模为钢制的侧模,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侧模配套的拉伸层以及设置在拉伸层侧壁的拉伸凹槽和按压式插销。预支钢管和套管的两端伸出侧模后与周围绑扎完成的钢筋笼固定,避免吊模出现上浮的现象,且钢制的侧模不易腐蚀变形,可保证砼构件表面的平整,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可保证砼构件表面平整,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调整安装误差且可防止吊模起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钢制吊模安装误差调节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出现,不管是高层建筑还是超高层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建筑技术,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前,常常需要制作电梯井、集水井、强弱电井预制吊模,吊模跟其他模板的区别在于其下口无支撑或采用特殊方式进行固定支撑,一般都是承载侧向荷载,保持其稳定性,能够使砼构建达到表面平整,侧面垂直,无缺角现象即可,现有的吊模施工一般采用材料是木质或方木作为模板支撑,使用钢丝或钢筋加以固定施工,由于木质的模板会发生渗水,尤其是雨季潮湿天气容易使模板受潮,砼构件凝固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拆模时砼构件表面不平整,表面出现麻坑的现象,致使后续施工中增加补拙的工作量,此外由于是钢丝手动固定的模板受力不均匀拆模时会出现吊模的高低不平等现象,给后面工序如装潢装饰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工期,且质量不好,外观难看;且在吊模安装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吊模与地下室底板钢筋交接处标高偏差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吊模往上起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证砼构件表面平整,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调整安装误差且可防止吊模起浮的新型钢制吊模安装误差调节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的新型钢制吊模安装误差调节装置,包括抗起浮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抗起浮装置包括四周封闭式的侧模和井字形的内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端部与侧模内壁连接,所述抗起浮装置还包括嵌套在空心套管内的预制钢管以及设置在侧模上容纳空心套管和预制钢管通过的抗浮通孔,所述侧模为钢制的侧模,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侧模配套的拉伸层以及设置在拉伸层侧壁的拉伸凹槽和按压式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内壁设置有呈十字交叉的侧模横杆和侧模纵杆,所述侧模横杆和侧模纵杆交叉处设置有方便内支撑杆连接的螺纹孔。侧模横杆和侧模纵杆与侧模内壁固定连接,其上设置有连接内支撑杆的螺纹孔,方便整个侧模的安装和拆卸,且螺纹孔可保证安装时侧模受力均匀,从而避免拆模时吊模高低不平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层内壁设置有拉伸纵杆,所述拉伸纵杆与侧模纵杆位置对应,所述按压式插销设置在拉伸纵杆上。拉伸纵杆与侧模纵杆连成一线,方便按压式插销的安装及活动,保证按压式插销的活动空间,当无需调整标高时,按压式插销向拉伸层内凸出,当需要调整安装误差时,向拉伸层外方向按动按压式插销,从而调整安装误差,方便实用。
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钢制吊模安装误差调节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图纸给出的设计要求定制符合尺寸要求的侧模、内支撑杆、空心套管、预制钢管、拉伸层、按压式插销及相应的构配件,对地下室板面钢筋绑扎后,将上述吊模组件吊运至组装位置进行组装,保证侧模拼接处的密封性;
2)待组装好的吊模吊装至指定位置后,将预制钢管穿过空心套管组合后穿过侧模的抗浮通孔,并对预制钢管两端固定;
3)待吊模安装完成后,根据情况调整拉伸层标高,操作人员向拉伸层外方向按动按压式插销后,通过拉伸凹槽整体提拉拉伸层以调整吊模标高,保证吊模旁边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7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