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8140.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麻晓越;刘海洋;谷小兵;白玉勇;刘维华;李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C02F101/30;C02F101/20;C02F101/1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脱硫 废水 深度 处理 资源 利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通过烟道依次连通的锅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低温浓缩单元、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及烟囱;吸收塔底部与一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相连通;脱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浓缩单元相连通,低温浓缩单元与一废水调节池相连通,脱硫废水经低温浓缩单元进行浓缩进入废水调节池;废水调节池底部与一污泥处理单元相连通,废水调节池依次与高密度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单元、纳滤单元及蒸发结晶单元连通,高密度沉淀池底部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该方法先将湿法脱硫废水进行浓缩,通过调节pH值和沉淀池实现废水软化、降低悬浮物及重金属含量,再进一步过滤,蒸发结晶,回收工业盐和淡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电力结构方面以燃煤机组火力发电为主,并且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仍将保持燃煤发电的主导地位。控制以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
湿法脱硫是火电厂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烟气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污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含盐量高,硬度高,氯离子含量高,COD、氟化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特点。随着国家对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超低排放和近零排放的要求,以及工业用水价格的不断攀升,火电厂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收利用已经迫在眉睫。鉴于环保需求和节水要求,实现脱硫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成为脱硫废水治理的趋势,将脱硫废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以固体形式排出电厂处理或将其回收利用,产出的淡水进行重复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采用“预处理+浓缩减量+末端固化”的工艺路线,但是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回收率低,系统运行不稳定,产出的淡水品质不高,浓缩减量常用的蒸发结晶技术能耗较高、膜法减量技术易污堵,造成运行成本的增加、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多级加药预处理技术中的中和、软化、絮凝、沉淀、澄清等工艺分级多次进行,存在工艺流程长、药剂投加量大、构筑物多、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对脱硫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分和结晶盐的分离与资源化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上述系统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烟道依次连通的锅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低温浓缩单元、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及烟囱;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底部与一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浓缩单元相连通,所述低温浓缩单元与一废水调节池相连通,由石膏浆液脱水单元分离的脱硫废水经低温浓缩单元进行浓缩后进入所述废水调节池;所述废水调节池底部与一污泥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口与一高密度沉淀池相连通;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口依次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单元、纳滤单元及蒸发结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浓缩单元位于所述电除尘器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间的烟道内,包括喷淋管、集水管及浓缩水箱,所述浓缩水箱分别与所述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废水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烟道内,并通过一循环泵与所述浓缩水箱相连通;所述集水管顶端与所述烟道相连通,所述集水管底端通入所述浓缩水箱,所述喷淋管喷出的废水经所述集水管进入所述浓缩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混合区和絮凝区的一侧,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废水调节池相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区和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相接通,从所述沉淀区底部排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所述絮凝区,另一部分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