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救援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8448.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魁;陈延伟;李玉贵;张晓强;阎慧杰;韩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2 | 分类号: | B60S9/12;B60S9/22;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多点 支撑 救援 | ||
本发明涉及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救援车,属于救灾抢险保障装备技术领域;解决单点支撑技术存在作业强度大、耗时长、适应性差、支撑能力低的问题;具体是在车体两侧各设多个液压扎腿,液压扎腿包括外筒、内筒和扎头,外筒上部通过支座与车体铰接,外筒下部内侧铰接有第一剪叉杆,第一剪叉杆铰接有第二剪叉杆,第二剪叉杆铰接在车体上,车体上还设置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通过摆动油缸与第二剪叉杆相连接;本发明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和抗扭力矩,扎地方向和方式灵活,可快速高效的扎入地面,提高抢险救援的作业效率,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灾抢险保障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救援车。
背景技术
国内抢救车、抢险车、救援车提供拖救、拖拽等施救作业时所需支撑力有采用驻铲、垫木等现有技术,为了提供较大的支撑力,驻铲做的较大、笨重,采用垫木则需要借助其他设施挖较大、较深的坑,当遇到硬质地面时驻铲不能直接扎入地面,也需借助其他设施挖坑,均为单点支撑,由于作用力集中在一处,提供的支撑力非常有限,仅能提供较小的抗扭力矩,作业时容易造成车辆滑动,甚至损伤底盘,存在作业强度大、效率低、适应性差、支撑能力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抢救车、抢险车、救援车提供拖救、拖拽等施救作业时的驻铲、垫木等单点支撑技术存在作业强度大、耗时长、适应性差、支撑能力低的问题,提出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救援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救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各设置有多个液压扎腿,所述液压扎腿包括外筒、内筒和扎头,所述外筒与车体固定连接,内筒滑动连接在外筒内,内筒的上端与液压装置的油缸相连接,内筒的下端与所述扎头相连接,所述外筒的上部通过支座与车体铰接,所述外筒的下部内侧铰接有第一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铰接有第二剪叉杆,所述第二剪叉杆铰接在车体上,车体上还设置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通过摆动油缸与第二剪叉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扎头为具有多个折边的弧形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的两侧设置有端部具有刃状的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扎头通过高强紧固件与内筒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两侧的前部、中部、后部分别对称设置液压支腿。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两侧的前部和中部的液压支腿为垂直向下伸出,车体两侧后部的液压支腿为斜向下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两侧的液压支腿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支座为三角形。
更进一步,所述支座的两个顶角分别通过高强连接杆与车体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外筒的上部与支座的第三个顶角相铰接。
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是在车两侧的前部、中部、后部辐射状布置可主动扎入地面的扎腿多点提供后方拖拽、侧向拖拽等施救作业所需支撑力的技术。两侧扎腿可对称布置也可错位布置,数量可相同也可不同,各扎腿可独立操作也可同时操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辐射扎腿多点支撑技术可提供故障对象施救作业要求所需的更大的支撑力和抗扭力矩,作业更可靠。
2、本发明辐射扎腿扎头单点面积小,更容易扎入地面,采用自身油缸带动,作业效率更高。
3、本发明辐射扎腿扎地方向、操作方式根据作业时负载大小、方向、地面等因素的不同灵活选用,适应性更好。
4、本发明的扎头采用高强度钢板,重量轻、强度高,扎头与内筒为可拆连接,方便拆装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式防蚊虫纱网
- 下一篇:一种模压多机联动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