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8780.8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怡宁;李欣;莫凌菲;潘盈;樊萍;冯秀媛;李娜;石燕杰;张乐;刘秋月;郝志明;王妍华;罗静;安琪;王沛;于晨祁;王锐娜;陈静;孙妮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B9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风湿 关节炎 部位 辅助 治疗 器械 | ||
1.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架(1)、固定机构(2)和上药机构(3),固定架(1)呈“U”形设置,固定架(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中的丝杆(2-1)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一号凹槽(2-4)内,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2)的中间设置有上药机构(3),该上药机构(3)中的固定管(3-1)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内侧壁上;
固定架(1)由架体(1-1)和连接板(1-2)构成,连接板(1-2)呈“U”形设置,连接板(1-2)的前后两侧分别插设在前后两侧的架体(1-1)侧壁上的凹槽内,连接板(1-2)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螺栓与架体(1-1)连接,连接板(1-2)的左侧壁套设在连接管(3-2)上,前后两侧的架体(1-1)一侧的内侧壁分别与固定管(3-1)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管(3-1)由套管(3-1-1)和插管(3-1-2)构成,插管(3-1-2)悬设在连接板(1-2)内部的一侧,插管(3-1-2)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套管(3-1-1),前后两侧的套管(3-1-1)与插管(3-1-2)相连通设置,前后两个套管(3-1-1)分别固定在前后两侧的架体(1-1)一侧的内侧壁上,套管(3-1-1)远离于插管(3-1-2)的一端通过密封塞密封设置,套管(3-1-1)另一端的内环壁上设有密封圈(3-1-3),该密封圈(3-1-3)与插管(3-1-2)的外环壁相抵触设置,固定架(1)的上侧设有盖板(7),该盖板(7)下表面的中心上固定有加热棒(8),该加热棒(8)与外部电源连接,盖板(7)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9),该支撑板(9)的下侧固定有滑块(10),该滑块(10)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架(1)左右两侧上的滑槽内;
上述固定机构(2)还包含夹板(2-2)和导向杆(2-3),丝杆(2-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一号凹槽(2-4)一侧的侧壁旋接,丝杆(2-1)的另一端穿过一号凹槽(2-4)的另一侧壁后,悬设在固定架(1)的外侧,丝杆(2-1)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丝杆(2-1)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拧(4),该手拧(4)悬设在固定架(1)的外侧,丝杆(2-1)两端上的丝母上均固定有夹板(2-2),两侧的夹板(2-2)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度相对设置,夹板(2-2)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软垫(6),夹板(2-2)下侧壁的后侧分别固定在导向杆(2-3)上的直线轴承上,导向杆(2-3)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二号凹槽(2-5)内,导向杆(2-3)的两端分别与二号凹槽(2-5)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二号凹槽(2-5)设置于一号凹槽(2-4)的后侧;
上述上药机构(3)还包含连接管(3-2)、抽水泵(3-3)、输送管(3-4)和缠绕带(3-5),固定管(3-1)中心一侧的外环壁上插设有连接管(3-2),该连接管(3-2)与固定管(3-1)连通设置,连接管(3-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左侧的侧壁后,与抽水泵(3-3)连接,该抽水泵(3-3)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管(3-1)另一侧的外环壁上等距插设有数个输送管(3-4),该输送管(3-4)为医用软管,输送管(3-4)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缠绕带(3-5)内,输送管(3-4)上侧的外侧壁与缠绕带(3-5)上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输送管(3-4)的外端上设有控制阀(5),该控制阀(5)悬设在固定管(3-1)的右侧,输送管(3-4)的下侧壁上等距设有数个透水孔(3-6),透水孔(3-6)与缠绕带(3-5)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
使用时,根据患者腿部的长短,松开架体(1-1)上的螺栓,将两侧的架体(1-1)向两侧或向中心移动,直至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2)分别位于腿部的前后两侧,然后再将螺栓拧紧,通过螺栓将架体(1-1)固定住,先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固定架(1)内部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2)内,使其位于两侧的夹板(2-2)之间,然后分别转动前后两侧的丝杆(2-1),由于丝杆(2-1)两端的螺纹相反设置,在转动丝杆(2-1)时,丝杆(2-1)两端的丝母则带动夹板(2-2)向中心移动,直至两侧的夹板(2-2)将腿部夹住,然后将需敷药的部位附近的缠绕带(3-5)绕至腿部,打开该缠绕带(3-5)一侧的控制阀(5),再启动抽水泵(3-3),抽水泵(3-3)将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抽送至连接管(3-2)内,连接管(3-2)将药物输送至固定管(3-1)内,固定管(3-1)将药物输送至输送管(3-4)内,最后经由输送管(3-4)上的透水孔(3-6)排至缠绕带(3-5)上,通过缠绕带(3-5)与患者的腿部接触,达到敷药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7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