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暖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9154.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高力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3/1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暖及其控制方法,属于供暖技术领域。其中,地暖包括热源模块、散热模块、水阀及温度传感器。热源模块包括热源、水泵及控制主板,热源用于加热流体,水泵用于驱动被加热的流体流向散热模块,以使散热模块向房间供暖。水阀用于控制散热模块与热源模块之间的流体通断。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房间的温度。控制主板同时与热源、水泵、水阀及温度传感器通信,用于根据房间的温度控制热源、水泵及水阀的工况。地暖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地暖。本地暖及其控制方法根据房间的温度不仅可以控制水阀的工况,还可以控制热源和水泵的工况,以改善现有的地暖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暖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冬季采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纯的空调采暖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底板采暖(即地暖)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
现有的地暖一般包括热源模块、散热模块、阀门及控制模块,热源模块用于加热流体并提供给散热模块,以便散热模块对房间进行供暖,阀门用于控制热源模块和散热模块之间的流体通断,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房间内的温度以控制水泵的开闭,从而控制热源模块和散热模块之间的流体通断,但是不能同时控制热源模块的热源和水泵的工况,这就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当房间内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水阀关闭,但是热源和水泵仍然照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能耗;又比如当房间内的温度降低至小于阈值后,控制模块控制水阀重新开启,而热源和水泵则不能随之同时开启,导致供暖不及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改善的问题是现有的地暖根据房间内的温度控制水阀的开闭时,不能同时控制热源和水泵。
为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包括热源模块、多个散热模块、多个水阀及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源模块包括热源、水泵及控制主板,所述热源用于加热流体,所述水泵用于驱动被加热的流体流向所述多个散热模块,以使所述多个散热模块分别向不同的房间供暖;所述多个水阀分别用于控制所述多个散热模块与所述热源模块之间的流体通断;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房间内的温度,所述控制主板同时与所述热源、所述水泵、所述多个水阀及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通信,用于根据多个房间内的温度控制所述热源、所述水泵及所述多个水阀的工况。
本申请提供的地暖,在热源模块中增设了控制主板,并使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水阀、热源及水泵均与控制主板建立通信,从而可以根据多个房间内的温度在控制多个水阀开闭的同时,控制热源和水泵的工况,以优化现有的地暖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当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部分房间内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阈值时,说明这部分房间内的温度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此时控制主板就可以在控制与这部分房间对应的水泵关闭的同时,控制热源和水泵的运行功率降低,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又比如,当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有房间内的温度均大于或者等于阈值时,说明所有房间内的温度均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此时控制主板就可以在控制所有水泵关闭的同时,控制热源和水泵也关闭,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再比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房间内的温度降低至小于阈值时,说明相应房间内的温度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此时控制主板就可以在控制水阀重新开启的同时,控制热源和水泵的工况(如果热源和水泵本身已经关闭,则重启热源和水泵;如果本身没有关闭,则提高热源和水泵的运行功率),从而保证地暖供暖的及时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暖还包括多个转接主板,所述多个转接主板与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一一对应且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多个转接主板依次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转接主板分别为不同房间内的空调内机的主板或者均为独立的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智能商用空调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9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