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加压结构及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9165.9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颂伟;李名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66;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加压 结构 及其 风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加压结构及其风扇,包含一轮毂,外缘周侧延伸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自由端,复数第一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一面,复数第二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二面,并且该第一、二中空凸体错位设置,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吸入口及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连通该第一吸入口及该第二面,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吸入口及一第二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连通该第二吸入口及该第一面,该第一、二排出口贯通该板体,当旋转时流体会依序流经该第一吸入口、该第一排出口、该第二吸入口、该第二排出口并沿着线性螺旋方向不断循环流动,令流体得持续不断的加压,进而降低震动及噪音以及减少马达耗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结构,特别指一种流体加压结构及其风扇。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图2、图3,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通常使用叶片型扇轮,驱动叶片型扇轮旋转后,可将对应于轮毂22的扇框30的入口31外的流体吸入,并通过叶片24加压后通过扇框30的侧向出口32将流体排出。
然而,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的叶片24的加压段只有从叶片24固定于轮毂22的固定端241至自由端242,如此短的加压段造成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只能做到有限的流体加压。
此外,通过现有的离心式流体加压结构20加压后的一部分流体会在叶片24与扇框30之间形成涡流,造成马达产生无效的作功,除了耗电之外,同时涡流不断冲撞扇框30及叶片24进而产生震动及噪音。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是本领域研究人员所要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增加流体加压段的长度,使流体沿着线性螺旋方向不断循环流动,进而持续不断的加压流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减少涡流,进而降低震动及噪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避免马达无效做功,减少马达耗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体加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轮毂,外缘周侧延伸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自由端,复数第一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一面,复数第二中空凸体设于该第二面,并且该第一中空凸体、第二中空凸体错位设置,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吸入口及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一排出口连通该第一吸入口及该第二面,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吸入口及一第二排出口,该第二排出口连通该第二吸入口及该第一面,该第一排出口、第二排出口贯通该板体。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板体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扰动一流体朝逆时针方向流动,该第一吸入口、第二吸入口面对该板体的顺时针旋转方向。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第二中空凸体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排列分布。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一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一底端及一第一自由端,一第一轴向高度界定在该第一底端及该第一自由端之间,且每一第一中空凸体的第一轴向高度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该复数第二中空凸体分别具有一第二底端及一第二自由端,一第二轴向高度界定在该第二底端及该第二自由端之间,且每一第二中空凸体的第二轴向高度是相同或不同。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一中空凸体的第一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自由端逐渐变高或变低。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二中空凸体的第二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自由端逐渐变高或变低。
所述的流体加压结构,其中:每一第一中空凸体的第一轴向高度从该外缘周侧往自由端逐渐变高再变低或逐渐变低再变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9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维修的攀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井异物主动保护式打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