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免疫组化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9271.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静;程希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泽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免疫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免疫组化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切片的制备;步骤二,脱蜡和水化;步骤三,抗原修复;步骤四,冲洗;步骤五,加入一抗;步骤六,封闭;步骤七,加入二抗;步骤八,显色;其中,以上步骤均在电场环境下进行。该方法的特点在于整个免疫组化过程在电场环境下进行,从而实现低环境负荷型微量液滴无损搅拌,进而大幅度降低抗体的使用量,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缩短组织免疫诊断的反应时间,甚至可将组织免疫诊断的反应时间由现今177min的水平缩短到19 min,另外该方法还可以用在核酸快速诊断上,将反应时间由现今720min的水平缩短到30 min,极大地提高诊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免疫组化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IHC)是通过化学反应标记抗体的显色剂,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定性定量的研究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的诊断。免疫组化技术用于临床切片诊断肿瘤细胞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免疫组化技术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然而,现阶段我国免疫组化用于临床诊断仍然存在许多技术瓶颈,例如,免疫组化所耗费的时间很长,通常情况下,免疫诊断反应需过夜,时间超过24小时,无法达到现场快速检测的目的。
因此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尤为重要,如何在不损坏抗原抗体蛋白活性的前提下,提高其反应结合率,减少反应所需时间,依然是现阶段免疫组化技术面临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以上不足进行了深度改良和机理分析,提供一种提高免疫组化效率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整个免疫组化过程在电场环境下进行,从而实现低环境负荷型微量液滴无损搅拌,进而大幅度降低抗体的使用量,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缩短组织免疫诊断的反应时间,甚至可将组织免疫诊断的反应时间由现今177min的水平缩短到19 min,另外该方法还可以用在核酸快速诊断上,将反应时间由现今720min的水平缩短到30 min,极大地提高诊断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免疫组化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切片的制备:取组织切片,展片、捞片后固定2min,于低温下保存;
步骤二,脱蜡和水化:将蜡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后,甩去多余液体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再依次由自来水,PBS溶液冲洗;
步骤三,抗原修复:取配置好的抗原修复液放入抗原修复盒中,液体超过组织切片上边缘0.5cm,盖上盖子锡箔纸外围封盖2min;
步骤四,冲洗:将步骤三中的组织切片用PBS溶液冲洗1min;
步骤五,加入一抗:甩去多余液体后,加入1mg/mL的一抗试剂50uL,室温孵育5min;
步骤六,封闭:加入封闭液封闭1min;
步骤七,加入二抗:甩去多余液体后,加入1mg/mL 的二抗酶标聚合物50μL,室温孵育5min;
步骤八,显色:甩去多余的液体后,加入50uL DAB显色液,室温孵育1min,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防止过染,自来水冲洗;
其中,以上步骤均在电场环境下进行。
进一步,步骤一中切片取4um,在45℃展片,于67℃固定2min,保存温度为-20℃。
进一步,步骤二中,于二甲苯中浸泡5s,于无水乙醇中浸泡5s×1次,自来水冲洗30min,PBS溶液冲洗5s×1次,其中PBS溶液为10mM PBS,pH为7.2 。
进一步,步骤三中的抗原修复的温度范围为102-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泽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泽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9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基板、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心砌块灌浆加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