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0280.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元;刘树林;熊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杨安进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测量 装置 | ||
1.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测量装置包括:
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该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11)上远离所述基础件(10)延伸设置有接触头(12);
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该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彼此间隔地连接在所述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之间,从而形成四边形结构;
悬臂件(30),该悬臂件(30)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并从所述连接件(11)向所述基础件(10)延伸,所述基础件(10)上安装有用于测量悬臂件(30)位移变化的测量头(31);
致动件(40),该致动件(4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础件(10)并朝向所述悬臂件(30)延伸,该致动件(40)在安装于所述基础件(10)上的致动器(41)的驱动下而可释放地对所述悬臂件(30)的端部施加载荷,
所述致动件(40)在所述致动器(41)的作用下具有往复转换的初始位置和致动位置,其中:
在非致动状态下的所述初始位置,所述致动件(40)不与所述悬臂件(30)相作用,所述连接件(11)相对于所述基础件(10)处于初始状态,从而使所述接触头处于伸出位置;
在致动状态下的致动位置,所述致动件(40)对所述悬臂件(30)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体(22)的载荷(F),从而使所述连接件(11)处于相对于所述基础件(10)朝向所述第二弹性变形体(22)偏移的偏移状态,使所述接触头处于收缩位置,该收缩位置相对于所述伸出位置具有位移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头(12)通过连杆(13)而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1),所述连杆(13)包括直接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1)的基础部(131)、从该基础部(131)延伸的杆体部(132)和在该杆体部(132)末端安装有所述接触头(12)的安装部(133);
所述安装部(13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杆体部(13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60度至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12)和连杆(13)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在的平面内;或者所述接触头(12)不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在的平面内;或者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均为细长的板条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均具有厚度变小的减薄部(B);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H);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为相对独立的部件;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通过连接板(23)而连接为U形结构且通过该连接板(23)贴合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件(10)延伸有邻近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间隔设置的延伸部(14),所述测量头(31)安装于该延伸部(14)且间隙地穿过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而接近所述悬臂件(30),所述致动器(41)安装于所述延伸部(14)且间隙地穿过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所述致动器(41)为线性致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40)包括:
支架(401),该支架(401)突出地固定设置于所述基础件(10)朝向所述连接件(11)的侧面;
致动杆(402),该致动杆(402)铰接于所述支架(401)并具有与所述致动器(41)配合的第一端(403)和与所述悬臂件(30)配合的第二端(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1)为叉形支架,所述致动杆(402)的中部通过铰接轴(405)铰接于所述叉形支架的开口端部(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2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