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222.7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波;侯效毅;罗生;许洋;任宇洪;叶涛;张宏;刘元杰;喻沙平;曹泉水;黄陆霖;易坤涛;邓文清;袁梧;冯洋;赖文才;时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9/045;E02D29/16;E02D19/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地层 封底 混凝土 浇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包括位于强透水地层内的基坑,基坑内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分仓墙和封底混凝土,所述分仓墙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分仓墙和纵向分仓墙,分仓墙和地下连续墙将基坑分隔为若干仓室,封底混凝土设置在仓室内,还包括抗剪槽和注浆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配件、焊接配件、浇筑地下连续墙、分仓墙和封底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分仓墙将基坑分为若干个仓室,仓室之间单独浇筑,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平面尺寸和浇筑厚度,通过调整分仓墙纵横向间距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可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强透水地层封底混凝土分仓浇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已经成为解决交通拥挤、土地资源紧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地下基坑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基坑降水已经成为深基坑、超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当基坑周边建筑物林立、管线众多时,如何选取降水开挖方案才能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又能保证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的安全是设计施工的关键。目前,对于深基坑工程常用的降水方案主要有坑外降水、竖向止水帷幕坑内降水、立体止水帷幕坑内降水三种降水方式。
坑外降水,该方案适用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周边环境简单、不能设置或者没必要设置止水帷幕的基坑工程。缺点是:坑外降水降水量大,很可能会引起周边环境沉降和差异沉降,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对城市供水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降水费用、降水难度增加,同时还会大幅增加城市管网的排水负担。
竖向止水帷幕坑内降水,该种降水方式适用于围护结构兼做止水帷幕,或者单独设置的止水帷幕可以插入到隔水层内,完全隔离基坑内部的径流补给。缺点是:需要单独设置止水帷幕,如果隔水层埋深较大,需要止水帷幕插入的深度加大,从而增加工程投资,一旦止水帷幕出现渗漏,工程安全风险不可控。
立体止水帷幕坑内降水,对于竖向止水帷幕不能完全隔断隔水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坑底注浆或者水下封底混凝土的方式,隔断基坑竖向径流通道,形成立体的止水帷幕,然后采用坑内降水的方式疏干止水帷幕中的地下水。该种降水方式存的主要问题是,1)对于一些地层,如砂卵石底层,坑底注浆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水平向止水帷幕不能完全隔离竖向径流通道;2)对于开挖面积较大的基坑工程,封底混凝土厚度比较大,水下开挖及浇筑难度增加;此外,水下封底混凝土与竖向止水帷幕之间不能有效、可靠连接,会出现渗漏水问题,不能形成整体抗浮体系,需要增加抗拔桩等抗浮措施,增加投资。
综上所述,对于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从保护地下水资源出发,非降水条件下基坑开挖会逐渐成为首选的基坑降水开挖方案,整体式的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方案,一方面水下封底混凝土厚度增大,施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水下封底混凝土与竖向止水帷幕连接不好,可能引起渗漏水、抗浮不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工期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水下封底混凝土与竖向止水帷幕有效、可靠连接,减少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厚度,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成本是立体止水帷幕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5672250B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与水下混凝土企口连接机构,包括企口槽、封浆网片和牵引绳,企口槽包括侧板和两个翼板,企口槽与连续墙钢筋笼主筋固定连接,侧板上设置有穿引孔,企口槽的两个翼板连接封浆网片,封浆网片和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牵引绳另一端通过穿引孔伸出地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提出一种CN104878742A水下封底混凝土与地下连续墙的抗剪连接结构,它包括封底混凝土和地下连续墙,所述封底混凝土端部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所述地下连续墙上与封底混凝土连接的部位内凹形成企口空间,所述封底混凝土端部与企口空间密封配合形成企口状的抗剪接头。
上述两件专利均是提出地下连续墙与水下封底混凝土之间的可靠连接方式,但并未解决地下连续墙和水下混凝土之间的渗漏水情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