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环境下的无线漫游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547.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易琛军;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塔洛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48/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环境 无线 漫游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环境下的无线漫游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设置高速移动的接入点A;在隧道内依次间隔固定设置连接至同一交换机的若干个接入点;接入点A选择一个信号强度最好的接入点连接,并根据实际信号质量来切换接入点;移动终端连接至接入点A;移动终端通过接入点A以及其接入的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点接入无线网络。由于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始终与接入点A连接,接入点A根据实际的信号质量来变更实际连接的接入点,也即移动终端通过接入点A始终选择信号强度最好的链路来传送数据,因此,本申请具有非常好的无缝衔接快速接入性能,防止丢包现象的产生,且大大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接入无线网络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环境下无线终端的快速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漫游(roaming)是指当移动终端设备(station,STA,本文简写为移动终端)在第一接入点(AccessPoint,AP)的无线信号涵盖范围要切换到第二接入点的无线信号涵盖范围时的所发生行为。
在目前的漫游技术(以WiFi网络漫游为例)中,主流做法是:首先,利用WiFi技术在相同频道而且在某个特定的距离内,不同的接入点之间互相监听彼此,让接入点侦测出移动终端已经移动到两个接入点的无线信号涵盖范围的交集区域;其次,由移动终端自行判断或者无线网络的中心控制器来判断是否移动到两个接入点的无线信号涵盖范围的交集区域内。
上述做法中,针对由移动终端自行判断的情况:由于判断是否移动到两个接入点的无线信号涵盖范围的交集区域内是由移动终端自行判断,因此为了能接入最佳网络性能的接入点,移动终端需要与多个接入点进行交互以收集各个接入点的信号强度等信息,这样接入无线网络的快慢则取决于不同移动终端的收集能力和计算算法,无法保障所有的移动终端能快速接入无线网络。
针对无线网络的中心控制器判断的情况:WiFi网络下漫游需要跨接入点,需要中心的接入控制器来处理,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容易出现还未漫游到新接入点就需要漫游的下一个接入点。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以下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速环境下的无线漫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高速移动的接入点A;
在隧道内依次间隔固定设置多个接入点,多个接入点均通过同一交换机连接到无线网络;
接入点A选择一个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点连接,并根据实际信号质量来切换接入点;其中,接入点A的接入或切换不由移动终端的接入而触发;
移动终端连接至接入点A;
移动终端通过接入点A以及其接入的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点接入无线网络。
具体的,上述无线漫游方法包括:将接入点A设置于和移动终端位于同一高速移动的环境中;接入点A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在隧道内依次间隔固定设置至少三个接入点,将该三个接入点记为接入点B、接入点C和接入点D,接入点B、接入点C和接入点D均通过同一交换机连接到网络,处于同一个局域网LAN下;同时,接入点B、接入点C和接入点D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移动终端连接至接入点A;
接入点A通过与接入点B、接入点C和接入点D通讯,并建立网络信息列表,网络信息列表包括各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各接入点与接入点A的距离;
接入点A根据网络信息列表来选择一个信号质量最好的接入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塔洛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塔洛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鞋机器人
- 下一篇:中空容器挤出吹塑的壁厚控制方法及系统、管坯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