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死锁的方法、设备、装置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641.0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晖;袁园;曹圣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2 | 分类号: | G06F9/52;G06F21/62;G06F21/64;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韩果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实时 全额 结算 系统 死锁 方法 设备 装置 介质 | ||
本文公开了用于检测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死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方法之一包括:指示所述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多个用户联合确定最低转账后流动性,其中,所述最低转账后流动性是在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不向彼此公开其转账后流动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的转账后流动性来联合确定的;接收所述联合确定的最低转账后流动性;以及基于所述最低转账后流动性确定是否存在死锁。
技术领域
本文一般涉及计算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的死锁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实时全额结算(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系统是其中资金(例如,金钱或证券)实时并基于总值从一方(例如,银行)转账到另一方(例如,另一家银行)的资金转账系统。当资金转账发生结算时,该转账通常是最终的且不可撤销。例如,当付款交易没有受任何等待期限制时,该结算是实时的。例如,当付款交易基于一对一结算而不与其他交易捆绑或轧差(netting)结算时,该结算以总值为基础。RTGS系统可以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运营。
在一些情况下,参与RTGS系统的一方或多方(例如银行)可能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结算其付款交易。例如,假设银行A被设置为从银行B接收$15并将$20转账到银行C,并且进一步假设银行A在进行结算之前具有$0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除非银行A获得额外的流动性供应,否则银行A无法结算交易。在这种情况下,银行A被认为在RTGS系统中造成了死锁。
当前,运营RTGS系统的中央银行可以检测到可能的死锁。中央银行可以检测到死锁,因为它有权从参与RTGS系统,例如银行,的各方获得流动性和交易信息。然而,随着去中心化计算成为一种趋势,诸如区块链的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诸如区块链之类的去中心化计算技术实现的现有RTGS系统缺乏检测死锁的能力。
区块链系统,也称为分布式账本系统(DLS)或共识系统,可以使参与的各方安全且不可篡改地存储数据。在不参考任何特定用例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可以包括任何DLS并且可以用于公有区块链网络、私有区块链网络和联盟区块链网络。公有区块链网络向所有实体开放使用系统,并开放参与共识处理。私有区块链网络为特定实体提供,该特定实体集中控制读写权限。联盟区块链网络针对选择的实体组群提供,该实体组群控制共识处理,并且联盟区块链网络包括访问控制层。
使用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络实现区块链系统,其中节点例如在不需要固定的中央服务器的情况下与彼此直接通信。P2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以发起与P2P网络中的另一节点的通信。区块链系统维护一个或多个区块链。区块链是用于存储诸如交易的数据的数据结构,其可以防止恶意方篡改和操纵数据。
与参与方愿意或被要求向中央银行公开其流动性和交易信息的中央银行运营的RTGS系统不同,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方可能不愿意向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参与方公开这样的信息。缺乏公开使得基于例如区块链之类的去中心化计算技术实现的RTGS系统难以检测死锁。因此,需要保护隐私的死锁检测方法,以能够在不要求任何参与方公开其流动性和交易信息的情况下检测死锁。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一种计算机实现的用于检测实时全额结算系统中死锁的方法包括:指示所述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的多个用户联合确定最低转账后流动性,其中,所述最低转账后流动性是在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不向彼此公开其转账后流动性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的转账后流动性来联合确定的;接收所述联合确定的最低转账后流动性;以及基于所述最低转账后流动性确定是否存在死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