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981.3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程祥峰;巩坤;徐立宣;田亮;巩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 识别 rfid 防伪 标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印刷层(1)、塑膜层(2)、第一胶水层(3)、随机物理特征层(4)、第二印刷层(5)、基材层(6)、第二胶水层(7)、inlay层(8)、第三胶水层(9)和离型纸层(10);
第二印刷层(5)的印刷信息包括定位框(5.1),随机物理特征层(4)的随机物理特征(4.1)与定位框(5.1)位置对应,随机物理特征(4.1)分布在定位框(5.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膜层(2)下方设置有离型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印刷层(1)信息包括特征码(1.1),所述的特征码(1.1)是通过采集随机物理特征层(4)上的随机区域的随机物理特征(4.1)分布以及定位框(5.1),进行多重加密和复杂运算处理,得到的一组唯一的防伪认证信息;所述的特征码(1.1)与随机物理特征层(4)上随机物理特征(4.1)存在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机区域为6mm*6mm-20mm*20mm尺寸的区域;所述的随机物理特征(4.1)为肉眼可识别的颗粒、条块、圆环或纤维丝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码(1.1)与inlay层(8)的信息相互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膜层(2)为PET、PE、PP或PVC薄膜,厚度为10-80μm;所述的基材层(6)为铜版纸、淋膜纸或合成纸。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干胶的基材层(6)上方印刷图文信息和定位框(5.1),形成第二印刷层(5),局部涂布形成随机物理特征层(4),所述不干胶包括基材层(6)、第二胶水层(7)和离型纸层(10);
2)使用胶水与塑膜层(2)复合在一起,采集随机物理特征(4.1)信息和定位框(5.1),经多重加密和复杂运算处理,生成特征码(1.1),将特征码(1.1)印刷到塑膜层(2)上;
3)使用电子标签复合设备将inlay层(8)复合在第二胶水层(7)下方;
4)模切,得所述的防伪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定位框(5.1)采用CMY三色调和而成的黑色印刷墨印刷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为:塑膜层(2)涂布离型层(11),离型层(11)面使用胶水与随机物理特征层(4)面复合在一起,采集随机物理特征(4.1)信息和定位框(5.1),经多重加密和复杂运算处理,生成特征码(1.1),将特征码(1.1)印刷到塑膜层(2)上;
其中,与随机物理特征层(4)面复合之前,对步骤1)制备的涂布形成随机物理特征层(4)后的不干胶进行花刀模切,以不切伤离型纸层(10)为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征识别RFID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模切后,使用在线采集系统将同一个防伪标识上面的特征码(1.1)和inlay层(8)进行信息采集关联,并上传到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9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跑步运动数据的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奶粉掺假检测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