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2010.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海;李志凌;邓彤天;钟晶亮;冉景川;马新惠;徐章福;兰中秋;付双磊;王涵;王锁斌;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H17/00;G01R31/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 发电 机组 转子 在线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接收模块相连,数据接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传输模块发出的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信号,数据传输模块与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紧密接触,用于采集和传输转子碰摩信号。本发明通过在汽轮发电机转子上布置传感器,用于监测转子的碰摩信号,在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一个点上就可以监测整个机组是否发生碰摩及碰摩状态,且由于汽轮发电机组除与轴瓦接触以外,基本不与外部设备接触,避免了外部的干扰,测量更加准确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变压器振动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组是火力发电厂中的重要设备,汽轮发电机组在启动过程中,随着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的旋转,和转子相接触的静止部件将发生碰摩,将导致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增加,汽轮发电机组转子受损,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指的是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与静止部件接触产生的摩擦,由于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传统的测量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检测方法是用听针在缸体、轴封、支撑轴承处通过与静止部件接触测量,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820549139.5)公开的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检测装置,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静止部件与其它辅助系统接触,辅助系统产生的干扰较大,影响测量效果;
二是静止部件范围较广,很多地方人员不能过去或进行安全测量,给测量带来一定安全风险;
三是目前大型汽轮发电机组都是双层结构,如汽轮机的碰摩发生在汽封处,其产生的碰摩信号不能有效传到外缸体上,或传到外缸体上时信号衰减到很弱,不能被有效监听。虽然目前部分碰摩检测装置通过在听针上装设拾音器来部分改善工作人员现场环境,但现场环境还是有比较大的风险,同时也没有解决部分地方不能测量、干扰大及碰摩信号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还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通过连接线与数据接收模块相连,数据接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传输模块发出的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信号,数据传输模块与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紧密接触,用于采集和传输转子碰摩信号。
优选的,上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传感器单元与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紧密接触,接收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碰摩产生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电连接到传感器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单元发出的信号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据传输单元电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传输单元于将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字信号传输出去供数据接收模块接收,传感器单位、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均连接到电源提供单元,电源提供单元为传感器单位、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提供电源。
优选的,上述数据传输模块固定连接在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上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表面。
优选的,上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为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或单片机。
优选的,上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集成在同一设备中。
优选的,上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或有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为Wi-Fi、蓝牙、红外、NFC,有线传输方式为用滑环的方式传输信号。
优选的,上述传感器单元与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表面紧密接触,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表面含内表面及外表面,外表面为转子端面和凸肩,内表面为螺丝孔或平衡槽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