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2323.6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0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超;李广;李春风;强录德;马嘉;刘会武;唐宝彬;向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0;B03C1/30;B03D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金属 稀土 选矿 分离 富集 方法 | ||
1.一种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细碎抛尾:首先将矿石细碎至1-5mm,采用螺旋溜槽进行分选,得到重选粗精矿和重选尾矿1;
(2)将重选粗精矿细度磨至细度-0.038mm占30~90%,将矿浆浓度调至10~40%,温度调至15~80℃后,将矿浆转移至浮选槽中;
(3)在矿浆中加入200~2000g/t的碳酸钠,搅拌3~15min;加入水玻璃0~2000g/t,羧甲基纤维素0~500g/t,搅拌3~15min;加入200~1500g/t的氟硅酸钠,搅拌3~15min;
(4)在矿浆内加入捕收剂氧化煤油300-2000g/t,苯甲羟肟酸100-800g/t,搅拌3~15min;加入辅助捕收剂磷酸三丁酯50~300g/t,搅拌3~15min,捕收剂与稀土、铌矿物充分作用后充气浮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粗选尾矿加入捕收剂氧化煤油50-400g/t,苯甲羟肟酸50-250g/t,搅拌3~15min;加入辅助捕收剂磷酸三丁酯50~150g/t,搅拌3~15min,扫选1~2次,得到扫选精矿和浮选尾矿;
(5)将步骤(4)中得到粗选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进行多次精选,精选尾矿返回上一级浮选,直至达到理想的浮选指标;
(6)将步骤(5)中的浮选尾矿的矿浆浓度调至10~40%,在0.8~1.2T磁场条件下粗选稀土和铌矿物,得到磁选粗精矿和磁选粗尾矿,在1.0~1.5T磁场条件下对磁选粗尾矿扫选1次,得到扫选精矿和磁选尾矿;
(7)将步骤(6)中的磁选粗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在0.6~1.0T磁场强度条件下精选多次,精选尾矿返回上一级磁选,直至达到理想的磁选指标;
(8)采用摇床从浮选尾矿的磁选尾矿中回收锆石:将步骤(6)中的磁选尾矿利用摇床进行分选,得到锆精矿一、锆中矿和锆尾矿一;将锆中矿再用摇床分选1次,得到锆精矿二和锆尾矿二;锆精矿一和锆精矿二合并成锆精矿,将锆尾矿一和锆尾矿二合并成重选尾矿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矿石细碎至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重选粗精矿细度磨至细度-0.038mm占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碳酸钠为1000g/t,搅拌时间为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水玻璃为800g/t,羧甲基纤维素位150g/t,搅拌时间为5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矿浆内加入的氧化煤油为900g/t,苯甲羟肟酸为200g/t,搅拌时间为5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矿浆内加入的磷酸三丁酯为100g/t,搅拌时间为5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粗选尾矿中加入的氧化煤油为200g/t,苯甲羟肟酸为50g/t,搅拌时间为5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多金属稀土矿的选矿分离富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粗选尾矿中加入的磷酸三丁酯为50g/t,搅拌时间为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势识别非接触式开关系统
- 下一篇:多平台登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