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货汽车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2349.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祝龙林;张杰峰;张晓;马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G01M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曹一杰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货 汽车 冷却 模块 悬置 系统 性能 测试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匹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载货汽车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方法。测试时,测点为散热器、中冷器四角处和冷却模块主、辅悬置位置,在整车装配状态下进行,可以在两种状态下测试,一种是车辆挂空挡,不行驶,无车速状态;一种是车辆满载正常行驶状态。两种状态下分别测试车辆发动机怠速运行工况、发动机额定转速运行工况,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运行工况。用传感器测试上述两种状态,每种状态3种工况,得到六种情况下的数据,进而根据得到的数据评价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性能。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对比评价出载货汽车匹配不同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性能优劣,及冷却模块悬置系统对冷模块性能的影响,指导产品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匹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冷却系统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的测试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载货汽车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发展,汽车设计工具和方法在逐渐增多和日趋完善,但汽车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设计要求精细化,每一个汽车零部件设计都要关注细节。汽车冷却系统是汽车动力系统最主要的系统。冷却系统中最核心的零件为冷却模块,冷却模块成本高,为重要零件,冷却模块通过冷却悬置系统安装在车架上,冷却悬置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冷却模块的可靠性。冷却模块悬置系统设计匹配手段有很多,CAE分析需要准确的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柔性参数及整车载荷谱,但实际很难取得准确的相关数据,且行业内载货汽车关于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匹配研究较少,CAE分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行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设计和评价,很难模拟实际真实情况。目前载货汽车行业内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匹配基本处于对标逆向开发阶段,几乎没有真正的正向开发产品。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性能评价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指导,行业内没有一种能够准确评价和测试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的方法。为了让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最优,得到最佳匹配,以便保证冷却模块的性能,需要一种能够真实反映和评价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该方法最好能够真实反映实车情况,测试简单,设备简单,成本低,一般整车厂均可实现和应用,评价方法通俗易懂,一般初级工程师便可理解和应用,便于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冷却模块在整车上表现的故障一般主要为由于振动导致的疲劳耐久损坏,因此采用冷却模块上不同点位在不同整车运行工况下的振动能量来评价冷却模块悬置系统的性能,具备合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载货汽车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评价的问题,测试匹配悬置系统后的冷却模块上不同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情况,利用振动能量大小及隔振性能评价冷却悬置系统的性能,为载货汽车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载货汽车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方法,冷却模块装配结构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护风机构、右主悬置、车架、右辅助悬置、左主悬置、左辅助悬置。中冷器、冷凝器、护风机构通过支架等形式安装在散热器上,中冷器、冷凝器、护风机构、散热器组装成一个整体后称作冷却模块。右主悬置、右辅助悬置、左主悬置、左辅助悬置一端与冷却模块连接,一端与车架连接。右主悬置、右辅助悬置、左主悬置、左辅助悬置构成模块悬置系统。需要评价冷却模块通过悬置系统装配在车架上后的冷却模块悬置系统性能。
测试时,测试装置连接结构如下:测点及主要结构包括散热器左上测点、中冷器左上测点、左前侧主悬置被动端测点、中冷器右上测点、散热器右上测点、左前侧主悬置主动端测点、右前侧主悬置被动端测点、右前侧主悬置主动端测点、中冷器左下测点、散热器左下测点、中冷器右下测点、散热器右下测点、各测点传感器、测试装置。每个测点安装一个测试用传感器,传感器与测试装置连接,传感器为可以测试振动性能的传感器,传感器可测试X、Y、Z三个方向振动数据。
进一步的,测试时,在整车装配状态下进行,可以在两种状态下测试,一种是车辆挂空挡,不行驶,无车速状态;一种是车辆满载正常行驶状态。两种状态下分别测试车辆发动机怠速运行工况、发动机额定转速运行工况,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运行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808nm激光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气式电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