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2369.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余光伟;赖江钿;黄荣;康沛伦;李佩玲;麦颖文;闫博;郑嘉如;沈桐;徐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6 | 分类号: | C02F11/06;C02F101/2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间开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城乡 水体 原位 修复 黑臭底泥 硝酸盐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投加装置先通过药剂储存传输管道的垂直管上部端口投加硝酸盐储存媒介,然后将药剂储存传输管道设有药剂释放孔的一端插入底泥中,使所述的药剂储存输送管在泥面以下管道处于密闭,让药剂释放孔在底泥中释放药剂;所述储存传输管道的顶部采用橡胶塞封口;所述投加装置包括药剂储存传输管道、药剂释放孔和硝酸盐媒介;所述的药剂储存传输管道为竖直管、锥形管、L型管或倒T型管中单管或任意组合管,所述药剂释放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竖直管的下端、所述L型管或倒T型管中的水平管上;所述硝酸盐媒介放置在所述药剂储存传输管道中;所述的药剂释放孔对应孔位处液体在自然大气压力下对外的流速控制在5~150mL/s;所述药剂释放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竖直管的下端时,所述药剂释放孔设置在距离竖直管的下端口以上至3m的范围内;所述的硝酸盐媒介为硝酸盐水溶液、吸收硝酸盐水溶液的棉花或吸收硝酸盐水溶液的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管的连接方式为竖直管、锥形管、L型管或倒T型管的串联/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为圆形管或方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管的直径为1~30cm;所述方形管的宽度为1~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的大头直径为3~30cm,所述锥形管的小头直径为1~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管和锥形管的长度均为0.15~10m;所述L型管或倒T型管中竖直部分的长度为0.15~10m,所述L型管或倒T型管中的水平管的长度为0.05~10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储存输送管道的材料为玻璃、金属或塑料。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在修复城乡水体黑臭底泥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3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