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复合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2400.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8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马健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复合 墙体 | ||
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复合墙体。该墙体采用预制墙体标准模块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钢筋网片和封板,以及设置于钢筋网片和封板之间的钢支撑框架。该墙体优化了预制工艺与施工工艺,更有利于装配式墙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及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短缺、施工效率低、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暴露,装配式施工方法以其建造效率高、质量可控、节约劳动力等的优点,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中所使用的墙板部件均为工厂预制生产,实现了建筑产业化。
外墙装配化是考核建筑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和重要环节。现有墙体构造结构设计相对复杂,安装时与其它结构的连结稳固性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使用量的增加逐渐显现,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与此同时,现有外墙占用居住空间大且保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复合墙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配式复合墙体,包括预制墙体标准模块。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包括钢支撑框架、混凝土包覆层和封板。
所述钢支撑框架为具有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四面闭合型材。所述钢支撑框架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钢支撑框架在通孔位置处焊接有用于与钢柱或钢梁接合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位于闭合型材围设出的半包围空间S中。
所述钢支撑框架嵌接于钢筋网片和封板之间。所述封板和钢支撑框架的接触部分采用自攻螺钉连接。所述混凝土包覆层包裹钢支撑框架的一侧墙面。所述封板和混凝土包覆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
进一步,包括预制墙体标准模块。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包括钢支撑框架、混凝土包覆层和封板。
所述钢支撑框架为具有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四面闭合型材。所述闭合型材围设出半包围空间S。所述钢支撑框架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用于与基础、钢柱或钢梁接合的通孔。
所述钢支撑框架嵌接于钢筋网片和封板之间。所述封板和钢支撑框架的接触部分采用自攻螺钉连接。所述封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操作孔。所述混凝土包覆层包裹钢支撑框架的一侧墙面。所述封板和混凝土包覆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
进一步,所述封板为装饰板。
进一步,所述装饰板为OSB板或石膏板。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包覆层中还布置有钢筋网片。
进一步,所述钢支撑框架采用槽钢围设出矩形支撑框架。所述槽钢具有腹板和槽钢翼缘。所述槽钢包括横向槽钢Ⅰ、横向槽钢Ⅱ、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所述横向槽钢Ⅰ、横向槽钢Ⅱ、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的腹板板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横向槽钢Ⅰ、横向槽钢Ⅱ、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的端部均设置有坡口。所述横向槽钢Ⅰ和横向槽钢Ⅱ槽口相对。所述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槽口相对。所述横向槽钢Ⅰ的上表面与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的顶部平齐,横向槽钢Ⅱ的下表面与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的底部平齐。所述横向槽钢Ⅰ、横向槽钢Ⅱ、竖向槽钢Ⅰ和竖向槽钢Ⅱ在腹板通孔位置处焊接有螺纹套筒。
所述半包围空间S中布设有若干墙体竖杆。所述墙体竖杆为冷弯薄壁C型钢竖杆。所述墙体竖杆包括腹板和翼缘。所述墙体竖杆的开口处,翼缘弯折延伸出内卷边。所述横向槽钢Ⅰ和横向槽钢Ⅱ分别盖设在墙体竖杆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墙体竖杆上端伸入到横向槽钢Ⅰ的开口槽内部。所述墙体竖杆下端伸入到横向槽钢Ⅱ的开口槽内部。所述墙体竖杆与横向槽钢Ⅰ及横向槽钢Ⅱ贴合处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