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2589.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毛伟华;欧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方安道拓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D02G3/44;A41D13/12;A41D31/04;A41D31/12;A41D31/18;A41D31/26;A41D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国军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稳定性 医用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
第一涤纶丝层,由涤纶丝采用满穿方式依次串套成圈而成;
第二涤纶丝层,由涤纶丝采用满穿方式依次串套成圈而成;
第一延展层,由涤纶丝采用满穿方式依次往返而成,且与所述第二涤纶丝层连续;
基体层,由第一棉纱与导电纱采用满穿方式往返而成,所述导电纱由导电丝与第二棉纱并线而成,任意两根所述导电纱的间距为1.5cm~2.1cm;
第二延展层,由涤纶丝采用满穿方式依次往返而成,且与所述第一涤纶丝层连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由导电性微粒子与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或复合纺丝而制成,所述导电丝的规格为20~30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涤纶丝层包括若干根第一纱线,每根所述第一纱线均在相邻两根织针的针前完成往返横移,形成第一线圈;
所述第二涤纶丝层包括若干根第二纱线,每根所述第二纱线均在相隔两根织针的针前完成往返横移,形成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延展层包括若干根第三纱线,所述第三纱线与所述第二纱线连续,每根所述第三纱线均在相隔两根织针的针背完成往返横移,形成里层延展线;
所述第二延展层包括若干根第四纱线,所述第四纱线与所述第一纱线连续,每根所述第四纱线均在相邻两根织针的针背完成往返横移,形成外层延展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中,所述导电纱的捻度为250~350捻/米,所述导电纱与所述第一棉纱的比例为1:20~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纱采用28~60支的单股精梳纯棉纱或56~120支的双股精梳纯棉纱,使用比例为1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丝采用全消光纱,所述涤纶丝中的二氧化钛的含量大于等于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棉纱和所述第二棉纱分别替换为第一涤纶丝和第二涤纶丝。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尺寸稳定性的医用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导电纱备用,将导电丝与第二棉纱/涤纶丝进行并线处理,形成导电纱;
整经,在整经机上,分别对第一棉纱、导线纱及涤纶丝进行整经加工,控制任意相邻两根导电纱的成品间距为1.5cm~2.1cm;
经编织造,将整经后的导电纱与第一棉纱采用衬纬组织形式编织,形成基体层,将涤纶丝与基体层同时编织,形成分别穿套在所述基体层两侧的第一涤纶丝层及第二延展层、第二涤纶丝层及第一延展层,编织之后得到面料的坯布,并入库;
对坯布精练漂白,在高温高压液流染色机内进行,温度为90~110℃,漂白时间为30~60分钟,选择浴比为1:8~1:15;
第一次定型,采用正超喂工艺,进布的速度大于拉幅机或定型机的车速,温度为180~220℃,进布的速度为15~30m/min;
染色,加入染料、吸湿速干助剂和抑菌剂进行染色,染色后采用皂洗-热洗-中和的工艺进行后处理;
第二次定型,采用正超喂工艺,定型后得到医用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方安道拓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方安道拓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