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结构件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2598.X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吉飞;谭伟民;卢朝琴;张安顺;杜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B23Q1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结构件 高精度 耳片组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结构件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铣刀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零件耳片组,然后采用探头测量加工余量并与理论余量比较,形成程序偏置余量P,最终程序自动调用偏置余量P,完成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到位。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快速高质的完成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风险,具有操作方法简单、使用可靠、易于广泛等特点,能有效保证零件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质量,减少了零件的报废率,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片组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结构件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航空结构日益呈现出明显的整体化、紧凑化和精密化的趋势,具有复杂特征的航空结构件被大量采用,这些零件通常包含耳片、深槽腔、精孔、密封槽等复杂结构,加工时的定位和装夹困难,尤其是具有精密装配协调关系要求的精孔、耳片及耳片槽的加工,是长期困扰该零件研制的技术瓶颈。
对于这些复杂高精度尺寸的加工,传统加工方法是先采用立铣刀或盘铣刀半精加工耳片并留0.5~1mm余量到位,然后人工测量耳片尺寸,人工确定并调整偏移量,再采用盘铣刀或立铣刀,通过2~3次测量及偏置加工,最终完成高精度尺寸的加工。但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进行多次手工测量及手动补偿加工,且测量与加工需来回多次切换,每次仅测量一个耳片,每次仅仅完成一个耳片加工到位,导致加工效率低、质量风险大、精度难以保证,且操作控制难度大,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严重限制了零件的质量稳定性和生产交付率。具体表现为:
1、零件加工中手工测量困难,测量占机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
2、人工干预控制次数多,人为判断及偏置加工,控制过程困难,易偏置错误,导致质量问题,加工质量风险较大;
3、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不同操作人员的人工读数误差易产生后续偏置值误差,最终致使高精度尺寸加工超差,加工质量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航空铝合金结构件高精度耳片尺寸在使用传统加工方案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提出一种航空结构件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方法,使用该加工方法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完成耳片组零件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航空结构件高精度耳片组的加工方法,所述航空结构件包括由多个待加工耳片构成的耳片组,待加工特征为耳片厚度及耳片槽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铣刀完成对该结构件耳片组的粗加工与半精加工,耳片组的各个待加工平面表面均留出理论加工余量△1,用于后续耳片组的精加工到位;
2)、将耳片组的其中一个待加工平面A加工到位,作为其余待加工平面的加工基准;
3)、采用探头测量平面A与其余一处或多处待加工平面之间的实际尺寸L,并计算理论精度L1与实际尺寸L的偏差即为实际加工余量△=L1-L,计算实际加工余量△与理论加工余量△1的差值即为加工偏差P=△-△1;此时程序自动偏置加工偏差P,实现一处或多处平面加工到位;
4)、循环步骤3)的过程,直至完成耳片组所有待加工平面的加工。
所述耳片组的各个待加工表面预留的加工余量△1=0.1~0.4mm。
所述耳片组的耳片精度公差范围要求在0.1mm以上。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加工耳片及耳片槽高精度尺寸,无需在加工过程中反复进行人工测量和偏置加工,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和自动偏置调整加工,同时保证高精度耳片尺寸要求,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