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3217.X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钢板 混凝土 空心 楼板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部钢楼板、顶部混凝土板和竖向桁架;所述底部钢楼板包括底部钢板(1)、底部T型钢(2)和底部角钢(3);所述顶部混凝土板包括顶部压型钢板(6)、顶部钢筋(7)和混凝土(8);所述竖向桁架包括所述底部T型钢(2)、竖向角钢(4)和顶部T型钢(5)。该空心楼板承载能力强、截面高度小、自重轻,抗震性能良好,特别适合大跨度楼板结构,可减小楼板结构构件的截面高度,增加使用净空高度,可工业化预制装配式建造,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涉及预制装配式钢板混凝土楼板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楼板结构有以下几种:1.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不能进行工厂预制与工业化施工,需现场露天搭设施工脚手架、支设模块、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与养护,现场工作强度大,施工周期长,受雨、雪、高温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施工条件恶劣,自重大,易产生扰度、裂缝,用于大空间、大跨度存在困难;2.钢梁+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构件截面高度较高,降低了使用净空高度,压型钢板跨度有限需布置较密钢梁,钢梁现场单根吊装后铺设压型钢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与养护,钢梁现场安装精度要求高,工厂预制与工业化施工程度不高,大跨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板厚自重大,经济性不佳;3.预制板+现浇层的叠合板,预制板截面宽度小且跨度不大,一个梁格或支承边界内需布置多块预制板,不能实现整体预制与装配,工业化施工程度需改进提高,预制板之间存在接缝,抗震应用时存在限制,自重大,易产生扰度、裂缝,用于大空间、大跨度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常规楼板结构承载能力不高,自重大,预制装配式工业化施工程度不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部钢楼板、顶部混凝土板和竖向桁架;
所述底部钢楼板包括底部钢板(1)、底部T型钢(2)和底部角钢(3);所述底部角钢(3)位于所述底部T型钢(2)交叉形成的区格内部,所述底部T型钢(2)的腹板与所述底部角钢(3)的一肢分别焊接于所述底部钢板(1)上部;
所述顶部混凝土板包括顶部压型钢板(6)、顶部钢筋(7)和混凝土(8);所述顶部钢筋(7)双向布置于所述顶部压型钢板(6)上部,所述混凝土(8)现浇于所述顶部压型钢板(6)上部;
所述竖向桁架包括所述底部T型钢(2)、竖向角钢(4)和顶部T型钢(5);所述底部T型钢(2)与所述顶部T型钢(5)的腹板均朝下布置且竖向共面,所述竖向角钢(4)下端焊接于所述底部T型钢(2)的翼缘,所述竖向角钢(4)上端焊接于所述顶部T型钢(5)的腹板,所述竖向角钢(4)呈波浪形布置。
优选的,所述底部钢楼板可起反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0.1%--0.3%。
优选的,所述顶部压型钢板(6)通过栓钉连接在所述顶部T型钢(5)的翼缘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部钢楼板与所述顶部压型钢板(6)之间为空心腔体。
优选的,所述底部钢楼板和所述顶部混凝土板形成的组合截面可通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制底部钢楼板:所述底部T型钢(2)的腹板焊接于所述底部钢板(1)之上形成区格,在区格内部将所述底部角钢(3)的一肢焊接于所述底部钢板(1)之上;
预制竖向桁架:所述竖向角钢(4)下端焊接于所述底部T型钢(2)的翼缘,所述竖向角钢(4)上端焊接于所述顶部T型钢(5)的腹板;
整体预制装配:所述顶部压型钢板(6)通过栓钉连接在所述顶部T型钢(5)的翼缘上表面,所述顶部压型钢板(6)上部双向布置所述顶部钢筋(7);
吊装:将所述整体预制装配完成的楼板整体吊装就位于支承边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