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3378.9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幕墙 连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幕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隐框结构幕墙拆装麻烦低效的问题。本单元幕墙连接结构用于将面板固定在墙面上,面板上侧面与面板内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下侧面与面板外侧面夹角为钝角,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内连接机构和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的外连接机构,内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固定座和铰接座,铰接座上设有与铰接孔,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两端各固定有一根下连接杆,固定座上固定有上连接杆,铰接杆杆壁设有限位槽,铰接孔孔壁设有限位块;外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的上连接套和两个下连接套。本单元幕墙无需工具即可实现拆装,同时拆装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指将玻璃材料制成的面板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墙面上,但不分担主体结构受力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玻璃幕墙包括明框玻璃幕墙和隐框玻璃幕墙两种,其中隐框玻璃幕墙为将连接结构隐蔽在面板的内侧面,室外看不见的连接结构。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087117.2”,发明名称为“一种全隐框玻璃幕墙和拆卸工具及拆卸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框架,以及固定在面板背面的锁框,利用锁框和框架配合固定,从而将面板固定在墙面上,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平行墙面方向安装面板,面板在安装到位前,其与墙面之间不存在连接,特别是在面板恰好要安装到位时,面板可供手握的位置极小,容易使面板脱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拆卸时,需要利用工具的吸盘吸附并拆卸面板,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需要利用拆卸工具并利用专门的拆卸方法才能拆卸面板,因此不仅需要专用工具,还需要熟练的施工人员才能施工,一旦拆卸工具丢失,根本无法拆卸面板,因此十分麻烦且低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需工具即可实现拆装,同时拆装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的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元幕墙连接结构,其用于将幕墙的面板固定在墙面上,面板为内外两侧面相互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面板左右两侧面相互平行,并与面板内外两侧面垂直,面板上下两侧面相互平行,并与面板左右两侧面垂直,且面板上侧面与面板内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下侧面与面板外侧面夹角为钝角,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墙面上的内连接机构和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的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内连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墙面上的固定座和铰接座,固定座位于铰接座上方,铰接座上设有与墙面平行并横向设置的圆孔状铰接孔,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两端各垂直固定有一根下连接杆,固定座上固定有上连接杆,上连接杆倾斜朝上设置并与墙面夹角为锐角,且上连接杆与铰接杆垂直设置,铰接杆杆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为围绕铰接杆轴线的弧形槽状结构,铰接孔孔壁设有滑动位于限位槽上的限位块;
外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面板内侧面上的上连接套和两个下连接套,上连接套位于两个下连接套上方,上连接套轴线与下连接套轴线与面板上下两侧面平行,并与面板上下两侧面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的上连接套配合套在上连接杆上,两个下连接套分别配合套在两个下连接杆上,且面板内侧面与墙面平行,横向相邻的面板左右两侧面相互衔接,竖向相邻的面板上下两侧面相互衔接,且若干面板内侧面对齐设置,若干面板外侧面对齐设置,此时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后端,下连接杆顶端抵在面板内侧面上;
且能上推面板,使面板朝上连接杆长度方向移动,且当上连接套与上连接杆分离时,竖向相邻的面板分离,且能围绕铰接孔轴线旋转铰接杆,使限位块移动至限位槽前端,并扩大面板与墙面的夹角,并沿下连接杆长度方向从墙面上拆卸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